近日,記者在永寧一座番仔樓里見到了一個老物件:銅制保暖壺。其表面呈銀灰色,由兩個半圓合成,把柄有些生銹,上半部分還有個帶蓋的口子。
保暖壺主人林英俊說,這是20世紀60年代,其嬸婆使用的保暖壺。永寧文史愛好者李顯揚說,這個保暖壺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物品,由銅制成,一般要比較富裕的人家才能擁有。據介紹,銅制保暖壺主要是冬天用來取暖的,可以放在手上取暖,也可以放入被窩保暖。使用時要先把水燒開,然后慢慢地往保暖壺上的小口注水,再把蓋子擰緊,以免開水溢出。一般是老人家使用得比較多。
隨著時代的變化,科技不斷進步,如今像這樣的保暖壺已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樣的保暖袋,不僅款式多樣,功能也各不同,而且使用起來更方便安全。(王秀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