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媽祖廟位于被稱為“海上明珠”,形如秀眉的湄洲島的北端。初建于宋代雍熙四年(公元987年)是為紀念媽祖而設立的。媽祖(960-987)是湄洲島上林氏女。
一生雖然短暫卻留下了無數的救難濟世的動人的故事,后來被人們奉祀為神,形成一種民間信仰。一千多年來,媽祖的信仰遠播海內外,分靈廟遍布世界各地,于是尊此廟為“祖廟”。意即所有媽祖廟之祖。
湄洲媽祖廟歷代都有擴建修葺,日臻完善,近年來又集資重修。現在已經形成錯落有致、輝煌壯麗的建筑群。
媽祖原名林默,出生于此島。她生前出海救援很多的漁民和商船,死后被尊為海神。歷代朝廷還尊她為“天妃”、“天后”、“天上圣母”等封號。
沿海地區,相繼建立廟字,以示紀念。鄭和下西洋時,在江蘇太倉劉家港“天妃宮”向媽祖進香朝拜,祈保一路平安。歸來時又將廟宇修繕一新,率船隊將士焚香還愿,感謝天妃娘娘庇護。
外國稱澳門為Macao,即因由媽港而名。因澳門獨多媽祖廟。福建沿海一帶多信媽祖,紛紛建立廟字,但湄洲灣媽祖廟被尊為“天后宮湄洲祖廟”,格外著名,此廟建于宋雍熙四年(987年)即林默逝世當年。初時簡陋,后經歷代擴建,日益雄偉。
今天,媽祖廟已修茸一新,雕梁畫棟,金碧輝煌,規模宏大,已擁有殿、堂、樓、閣以及儀門、山門等10多座建筑。媽祖廟山頂屹立著一尊14米多高的巨型石雕媽祖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