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曾在洞中刻苦讀書
蔡襄的外祖父叫盧仁,是宋時烽火島上(現泉港區峰尾鎮誠平村盧厝自然村)一位以教書為生的清修文士。其女盧節嫁給了仙游楓亭的蔡琇,并產下蔡襄。盧仁老先生一向十分注重對子孫的教育,《惠安縣續志》載稱:“宋,盧仁,字惟良,從學張南軒……力追古作,有文名,累舉進士,不得志有司。家貧授生徒自給,不肯毫干求于人……課子孫不令稍懈……”而另一段史載則更清楚地記述了盧仁之子盧錫與蔡襄在虎巖寺讀書一事,“女適莆田蔡氏,生襄,謚忠惠。子錫祥符中與蔡忠惠讀書伏虎巖,以處士終。”
據虎巖寺的居士鄭女士所述,宋祥符九年(1016年),盧仁將兒子盧錫和外孫蔡襄送到虎巖寺讀書,并經常抽空自己前來授課。“那時,盧錫和蔡襄長年累月在虎巖寺后的‘水巖洞’中刻苦攻讀儒學經典,他們還在洞旁搭了竹屋作為憩所。那竹屋雖早已湮滅,但在巖壁上至今仍找得到當時鑿石架竹時留下的巖孔。”我們到寺后認真查看,果然見一面崖石上,有十幾個圓孔,顯然是人為鑿出來的,鑿口被風吹雨蝕得已經變色,十分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