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龜馱印”奇觀
除了水巖洞,虎巖寺內還有包括觀音亭、石龜馱印、仙人腳掌印、12米高的天然石雕送子觀音像、地藏王菩薩像等眾多景點。在寺廟左方,元朝至正年間縣達魯花赤游伏虎巖的紀志石刻尚存,字跡依稀可辨:“再扣禪門秋已深,巖花零落菊溜金;人情險處從頭講,佛也低眉感不禁。”細細讀來,倒是頗具禪韻。
觀音亭位于虎巖寺左旁山下,左邊是觀音大殿,右邊是兩間廂房,內奉觀世音。殿前大門口有一平臺,正中間放著一個鼎形輝綠石雕成的大香爐,平臺下面則是一個長方形的放生池,池中居然滿是大大小小的烏龜。“這里有天然的‘石龜馱印’奇觀,你看那塊巨石,像不像一只大龜在池邊飲水?”循著鄭居士所指的方向看去,真見在池邊水中有一塊形似烏龜頭的巨石,通體褐黑,似要低首汲水。從左側觀看,整塊巨石與岸連為一體,而觀音亭外觀如同一只“玉印”,此景恰似一只大烏龜馱著玉印要游向遠方,十分有趣。
伏虎巖山中多峭巖怪石,那些石塊或參差橫出,或偃蹇嵯峨,擺下各種姿態(tài),令人眼花繚亂。當?shù)厝税堰@些石頭喚作“雷公石”、“山米石”、“池龜石”、“群龜競走石”……有的是單純來源于荒渺神幻的遐想,有的則有活靈活現(xiàn)的傳說故事。而巖間古木,罅隙新茸,雜生其間,搖曳一山日華風光,光是看這山景,就足以心搖神馳矣。(記者 吳拏云 通訊員 尤惠藝/文 記者 陳起拓/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什么是浮粿?閩南美食浮果要如何制作?(圖2014-07-2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xiàn)泉州在補齊養(yǎng)老事業(yè)短板,提升養(yǎng)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