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擔拳
扁擔拳
扁擔拳,前身是泉州南少林的護寺棍法,今流傳于泉港區施厝村,可謂家喻戶曉,傳承已有200多年。
衍傳
施厝扁擔拳來源于泉州南少林護寺棍法,清·乾隆(1736—1795年)間傳入施厝,有200多年歷史,屬泉州南少林武功在民間的遺技。
扁擔拳以扁擔演練少林棍法,諸多動作名稱仍沿用古少林之武術術語。明·抗倭名將、洛江區河市鎮人俞大猷(參見泉州歷史網《泉州人名錄·俞大猷》)所著《劍經》中有曰:“我起流水漸進,他決來打我手……他起流水進,我后手略高牽,就進殺,大小門皆然。”“起流水” 是古武術術語,在早期的少林一式棍法中有此稱謂,而在施厝扁擔拳拳譜中也保留著“流水”、“斜流水”等術語。
相傳,清·乾隆(1736—1795年)間泉州南少林寺被焚毀(參見泉州歷史網《泉州儒道釋寺廟·少林寺》),武僧洪海和尚劫后余生,渾身燒傷,雙目失明,流落到惠北光德里東林鋪(今泉港區施厝村),被施、林、吳3姓鄉親收留救治,3年后傷愈。洪海感恩村民,便傳授南少林護寺秘傳武功給村民以報答。其中,施姓得傳扁擔棍法,林姓得傳耙法,吳姓得傳槌法。后來,此3姓后人分居于3個村,至今,泉港區這3個村莊,還會這3種武藝。
施姓得傳扁擔棍法后,在日常生活勞動中衍變為“扁擔拳”,現鄉人仍有“食三年傳一支扁擔”之說。
村中一施姓扁擔拳世家,至今還珍藏著1本手寫小冊子,數十頁,封面用毛筆書寫《少林傳授正宗秘方藥方》,A4紙的四分之一左右大,書頁泛黃,背面幾頁破損。內頁字跡豎書,密密麻麻。其內容,前面大部分是藥方,主要詳細記載著五臟六腑如被打傷所用藥方,并細分為受傷的時間及季節;最后幾頁用不同的字體及排列標著“上下架式秘譜”,一一介紹扁擔拳“七式”、“十四式”、“二十四式”和“三十六式”招式、名稱。最后一頁注明為“少林扁擔拳術傳至邊海施氏子弟”。此籍已流傳數代人 ,沒有注明成書時間,但根據村里扁擔拳歷史和冊子本身保存情況推測,至少有100年的歷史,可以印證扁擔拳與少林寺有一定的歷史淵源,記載的拳譜招式的名稱也與現在演練的扁擔拳招式相對應,對今人有借鑒意義。
從古至今,扁擔棍都是一根根普通的硬木扁擔,粗壯堅硬,可挑300多斤貨物;遇到狀況時,將貨物往兩頭一甩,棍子順手抽出,立馬成為防身兵器。歷史上,施厝村就出現過練扁擔棍的傳奇式人物。
“長腳鑼伯”施文法:廿世紀30~40年代,施文法曾率村民用扁擔打死1頭斑斕大虎。此虎皮仍完好地供奉在侖頭村祠堂里,每年正月游燈,虎皮和菩薩轎都會一起被人們抬出來游村祈福。
“雙棍戰土匪、扁擔格子彈”良水、良財兄弟:1931年冬,良水、良財兄弟曾靠手中的扁擔,與帶槍趁夜來襲的土匪們進行殊死搏斗,最終在村民的幫助下,擊退了來犯的土匪。在雙方的激戰中,良財還用扁擔格擋開了1顆飛向他的子彈;這把扁擔目前保存在村內,扁擔上面還留著彈痕與彈孔。
舊時,扁擔拳在施厝村世代相傳,至今已傳至第8代,農暇耕余家家操練,武風很盛,產生許多流派,每支流派各有特點。扁擔拳是“家傳秘技”,習武一般在自家祖廳,習練時要緊閉大門,以防外人窺見;但也有不少拳師開起了拳館。
后來,隨扁擔拳的傳播愈來愈廣,大批施厝人外出謀生并在外授藝,使得扁擔拳流傳漸廣,主要傳向莆田、福清、廣東、海南、江西、浙江、臺灣及南洋諸地。
隨著經濟發展,許多施厝人外出謀生,近年村委會曾統計,施厝村人口4600多,會使扁擔拳的僅剩百余人,且年齡都在40歲以上;原先108式的扁擔拳,只剩36式。為不讓絕技斷層,南埔鎮政府及施厝村委會啟動扁擔拳保護工作,村里出資聘請10多位“高手”,免費教授武藝。學拳的人越來越多,最小的學徒只有7歲,最大的80多歲,習武再次成了村里的一種風氣,也組建起青少年扁擔拳習武隊,僅扁擔拳研究會成員就將近130人。村中拳師少有靠授藝糊口的,他們日常的職業五花八門,從商販、漁民、農夫、建筑工……各行各業的均有,但閑暇時,外衣一扔,扁擔棍一拎,一套扁擔拳打將開來,照樣能讓人看得目瞪口呆。
套路眾多
扁擔拳所用扁擔,木頭要硬、韌。祖傳的施厝扁擔長6尺,一般與人齊眉,又稱“齊眉棍”,木料要求是上好的紅桷橧,無斜紋,對練打架時不易折斷。如今,村里的許多扁擔,都是從海南空運過來的,俗稱“鐵木”(音同)。
施厝扁擔拳無論身法、招式還是打法,都和少林劍經棍術非常相似,易守難攻,套路多種, 如“三斧開天”、“七步勢”、“十四式”、“二十四式”、“三十六式”、“七十二式”、“一百零八式”等,勢勢相承,兼槍帶棍,拆練合一,講究章法森嚴、沉穩緊湊、樸實簡單實用,開闔之間蘊含精妙武理。勁力剛、猛、快、粘,技法靈活多變,臨陣講究虛實結合、以快制慢。
如起手式:兩手做抓棍式,雙拳緊緊夾腰,收腹側身。防守時一定要側身,避免“門戶”敞開。軀干“收”得越緊越好,側面只能留7寸(約23.3厘米)以內的空間,而成年人正面胸部的寬度約在1尺2寸~1尺3寸(約40~43厘米),這樣反擊時,一轉身就能產生空間上的優勢 。
此外又如虎仔伸腰、披虎式、虎尾引……平行刺……頂角壓……纏腳……
扁擔拳有單練,也有“合格”(即對練),還分為上卦法、下卦法兩種,實戰性非常強。要想學“合格”,須先學會“三十六式”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