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加斌后來在嵩山上的作品
去嵩山學習,是因為一個紀錄片《山上》。嵩山有個村子,叫“太子溝”。一了師父在2010年租下村民的舊房子搞藝術創作。
視頻里一了師父和弟子生活得很真實,大喊大叫也靜悄悄,創作生活都有趣極了……”陳加斌說,那段時間他陷入創作的迷茫,于是那個夏天帶上行囊,直接奔著太子溝去了。
從泉州坐飛機到鄭州,再轉大巴到登封,最后坐三輪摩托車到了村里。拜一了為師,租住在梯田邊的半窯洞。一年半時間里,陳加斌學習創作感悟生活。村里有一家小雜貨店,買得最多的就是啤酒、煙和火腿腸,粗茶淡飯倒沒什么,但那里的冬天,經常會讓來自南方的他凍出凍瘡。
嵩山“十方精舍”的師徒生活“
“上山了,山下的規矩統統不管了。山上的規矩就是無法無天無執無礙無心無物,困了睡覺餓了吃飯,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閑閑散散實實在在晃晃悠悠像個自然的人活在自然里。活著就是一種修行,有智有趣而好玩極了地活著是我想要的修行。”一了師父的博客語錄。
2015年,師父帶著陳加斌和同門兄弟來泉州巡展,久別重逢的古城,讓他興奮心動,同年底便留下來了。
再次回到泉州,陳加斌特別希望在古城里有個自己的空間。他逛到舊館驛4號時,發現了這里門牌上掛著一塊泥水做的牌子,上面寫著“亦香吟館”。查閱資料,發現這里竟是清末最后一位狀元吳魯的讀書處。他便決定,家和工作室就選在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