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緯對泉州老房子很著迷。“泉州老房子如果沒有發揮空間功能,隨著時間流逝,很可能就會塌掉,我們就想盡自己所能去保護老房子。”改造老房子,是建造每一家青旅最費事的事情。
客棧裝修時,丈母娘來看他就說一句話:“你把別人的破舊房子,裝修這么漂亮,真傻”。翻修老房子時,洪經緯仍是會不計成本的整修, 最大可能保持老房子的原貌。“因為我們不想,只是為了急于讓它馬上賺錢。”
就拿就快完工的新旅舍“厝埕”來說,租了2年,空了一年,因為一直找不到一位合適,令人滿意的設計師,“新的東西一味做舊,舊的東西一味做新,都不太對,我對設計的理念就是在滿足當代功能的同時,盡量簡潔。在適當的地方,添加一些閩南元素就夠了。很多外地師傅不太懂本地工藝,也不耐用,我們找了設計師都不是很滿意,干脆放棄了,自己來做吧。”
裝修老房子比建新房貴
有的客棧,修繕屋瓦,直接用鐵皮封上,鐵皮只要花費4、5千塊就能解決。可是為了盡可能保持紅磚紅瓦的原貌,經緯和伙伴老蔡請來老師傅用老工藝來修繕屋瓦,“老房子的屋瓦漏水的話,往往越補越漏,我們最好選擇整片卸下來,重新鋪一次,這樣確保3、5年內,是絕對不會再漏水的。這樣瓦還是原來的瓦,唯一的就是造假成本很高。當就屋瓦修繕就要花去4、5萬塊錢。但是為了還是保持紅磚厝的原味,他還是堅持這樣做了。
比如古厝的墻,都是黃土墻,其實就是在老的石頭外面抹上一層灰,幾十年過去,黃土容易沙化,你輕輕敲一下,就會不停灑落下來。“我們還遇到電線線路問題,我們就把黃土先剝離出來,單單黃土,我們就裝了21車土。在巷子開出開進,很不容易。所以我們翻修一處老房子,比建一個新房子還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