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的天,陰霾的霧,這樣的天氣,再美的城市,也會失去魅力,變得“樓堞參差暮氣昏”。據說,北京現在的陰霾天氣是汽車尾氣造成的。你想,四五百萬輛且日益增長的汽車一起往外排廢氣,就像一股巨大的灰色風暴席卷全城,能不陰霾嗎?于是,北京陰霾,讓我想起泉州西街365號的幾次變遷——
坐落于西街365號的泉州味精廠,初創于1958年,幾排磚瓦棚,一些木桶缸甕,數十名以老師傅為主的工人,生產設備極其簡陋,制作工藝十分原始,主要原料采用棉蔗與淀粉。當時,由艱辛的手工操作生產出的“雙塔”牌味精是粉狀體,叫味素粉。年產不上10噸,每斤高達十幾元,雖然其價格昂貴,但是,這種甘鮮而新穎的調味品卻頗受人們的青睞,在泉州地區供不應求。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人民日常生活的需求,粉狀的味精已遠遠落后于形勢。20世紀60年代,泉州市區西街、新華路一帶有許多工廠,小時候,我走過這里,抬頭望見一根根高大的煙囪吐出滾滾濃煙,晴朗的天空飄過一片又一片烏云,遮住了小太陽的紅臉蛋。于是,在我幼小的心靈產生一個疑問,大人什么時候把天空拭擦干凈了,讓小太陽露出笑臉來。長大了,我才知道:古城上空飄蕩的滾滾濃煙以及工廠每天蒸發出的騰騰的酸氣,不僅直接腐蝕到國家名勝古跡開元寺的東西塔,而且有損周圍居民的身心健康。于是,1965年原泉州市味精廠遷往臨海的法石東郊,開始它拼搏開拓的艱辛歷程。
緊接著另一家國有企業——泉州市織布廠進駐西街365號,我母親在廠里工作,家就搬到廠里,也在那里度過了十幾個寒暑。工廠一天三班倒,在女工忙碌的腳步聲和轟鳴的織布機聲中,我仿佛聽到一曲勞動奏鳴曲。她們用手中的銀梭子,優美地編織出一幅幅最美的畫圖。記得有一次母親說過:“廠是咱們的家,我們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它,容不得它有半點灰塵。”說這些話的時候,母親已退休了,我們家早就搬了新居。后來,我才懂得,上輩子人為什么喜歡住在老城區。因為,有些情,有些愛,他們總有說不出的理由。所以,每個人的心中都裝著一個幸福的夢,這個夢就這樣陪伴著他們走過那艱難困苦的崢嶸歲月。
20世紀末,泉州市織布廠繼而消失于企業瀕臨破產的怨氣聲里,西街365號經過改造建成舊貨交易市場,不過幾年,由于這兒交通不便,不適宜經營者發展,生意蕭條,許多人只得另擇出路。于是,舊貨交易市場便漸漸走出人們的視線。
21世紀初,在改造西街的一片呼聲中,鯉城區政府為了保留當年老西街的歷史風貌,還老古城以藍天白云,也為了更好地讓老百姓過上“各安其居而樂其業,甘其食而美其服”的生活。決策者獨具慧眼,讓一座寬敞無比的西街菜市場在民眾的眸光里聳立起來。進了西街365號菜市場,里面比街上愈加熱鬧,一間間店鋪按兩邊依次排開,各種貨物用品擠滿狹小的通道,走進去是菜攤、肉案、食雜鋪子和賣雞宰鴨,應有盡有;里面還有賣鮮魚、賣魚丸的……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招徠顧客。
最熱鬧的是菜市場那棵大榕樹下。這里地攤、菜擔比別處多,有個少婦在菜擔前討價還價之后,買到滿意的微笑;有位老嫗蹲在地攤前挑來挑去,沒有買到什么,只好悻悻然走了。“大叔,來買我自家產的雞蛋吧,包你新鮮又便宜。”在身后有人拉了拉我的衣角輕聲喚道。我回頭一看,是一位農村姑娘,穿一身素色花紋的衣衫,看見我回頭驚訝的樣子,她的臉上忽然紅起來,似乎十分羞澀,本來做生意的真話就不多,一個女子的臉紅勝過一大片實話;我一下子明白了她的意思。她似乎想說,你放心吧,我的雞蛋物美價廉。年關臨近,菜市場上,人們摩肩接踵,忙著買東西;賣春聯字畫的,賣瓜果蔬菜的,賣碗糕甜果的,還有不少鋪上塑料布賣日用品的……此起彼伏的嘈雜聲在西街菜市場上空喧囂,噴香而誘人的氣味彌漫在大榕樹周圍。
千年古城就像是一個夢,泉州鯉城區西街365號似乎比往日更加引人注目,只是泉州人民在享受現代化和房價升值的同時,也要承受些發展的代價。當然,現在出于環保意識,鯉城區內的污染企業都遷出市內,特別是新華路的線廠、制藥廠、輕機廠、鑄造廠也遷出鯉城。
時過境遷,我發現我的家鄉福建泉州鯉城區真的很美,這兒有風光旖旎紫帽山、有千年古剎開元寺,還有涂門街的儒家孔子府文廟和伊斯蘭教清凈寺……一幅畫,是一首詩;一幀風景,就是一段歷史,只要你來到這里,一定會有一種“讓歷史撞個滿懷”的感覺。魅力鯉城,它不僅美在歷史,美在環境,而且美在文化,美在心靈。“閩海云霞繞刺桐,往年城郭為誰封?鷓鴣啼因悲前事,豆蔻香消減舊容。”北宋呂造的這首詩,不僅道出當年留從效太尉積郁在心中的一份理想,而且權作贊賞今日的鯉城人富有卓見,求真務實的精神。看呵,天空晴朗,陽光明媚,一幢幢紅磚綠瓦的樓房和夾道濃蔭,都沉浸在無風的恬靜和明朗的寒冬中,那耀眼的光亮洋溢在新一年人們臉上粉紅的笑靨里。也許自然的最美之處,正是在于留住一段歷史,交給后人一點智慧,遠比建造一座豪華的宮殿更令人沉思與瞻望。在時光的洪流中,我們看到鯉城人在改造舊城、改造大自然的同時,也為老百姓創造出一個藍天白云的新鯉城。
賀彥豪
作者:賀彥豪,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中國鄉土詩人協會會員、泉州臺商投資區作家協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