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伊斯蘭教
推薦人:泉州海交館研究員李玉昆
制敵術:留客他鄉生生不息
應邀來泉州的印尼電視臺主持人到靈山圣墓前膜拜祖先
伊斯蘭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穆罕默德創立于公元7世紀的阿拉伯半島。可是,你可知道,唐武德年間(618~626),他們就到泉州傳教了。泉州清源山景區內的靈山圣墓有據可循。
據《閩書》記載,靈山圣墓內葬的是當時到泉州傳教的穆罕默德門徒三賢和四賢。而墓園周圍的墓葬區,也埋著數以百計的元代以來留居泉州的穆斯林外僑及其后代。
明朝的航海家鄭和也是伊斯蘭教徒,他在下西洋的時候曾專程到靈山圣墓朝拜,祈求平安,留下鄭和行香碑;而現在,每逢開齋節、古爾邦節,穆斯林都到圣墓山舉行宗教活動。
不過,國內游客更熟悉的,應該還是建于公元1009年,現在依然屹立在泉州最繁華街道之一的涂門街上的清凈寺。該寺是中國十大名寺之一,完整地保持著阿拉伯建筑風格,寺內“奉天壇”墻上刻著整排的古阿拉伯文《古蘭經》。
這還要歸功于唐宋時期,泉州海上絲綢之路的空前繁盛。那時,阿拉伯人來泉州經商和傳教,許多傳教士甚至留在泉州,與當地婦女結婚,繁衍后代,市井十洲人的盛況讓當時的泉州儼然一個大氣的國際大都會。
當時的泉州不僅有伊斯蘭教徒禮拜和聚會的清凈寺,而且開辦有專供阿拉伯商人及其子女上學的“蕃學”,城區還有“蕃人巷”,穆斯林墓園可見當時伊斯蘭教在泉州的興盛。
而現在,清凈寺里的阿訇(hong,波斯語,教師或學者的意思)每年春節還會按照中國傳統在門前貼春聯,清凈寺依然是泉州穆斯林禮拜、聚會之所。
推薦閱讀:泉州道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