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角孫迅遲出場,如同他的名字一樣,要“遲到”一會兒,咱們得先從微軟的“創新杯”比賽說起。
微軟“創新杯”比賽被認為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學生科技大賽;“創意藍圖”全球學生挑戰賽是其附屬的四大賽事之一,它分三個項目開擂,“游戲開發”是其中一個。今年的“創意藍圖”挑戰賽的“游戲開發”比賽,冠軍是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隊。這是這個有12年歷史的賽事中,“游戲開發”的冠軍第一次來自美國隊,也是卡內基梅隆大學在“創新杯”第一次獲獎。
■廈門一中校友孫迅遲和同伴參加微軟“創意藍圖”全球學生挑戰賽,在“游戲開發”賽事中奪冠
■這位電腦神童“成長的煩惱”在許多中國家庭教育中都曾出現
這支冠軍隊伍由四名中國留學生組成,領頭的孫迅遲畢業于廈門一中——這位廈門小伙子在其中擔綱制作和策劃,他和同伴憑借“很聰明的能使玩家變大變小”的外星人游戲,打敗了全球112個國家和地區的2200多支大學生團隊。
從某種意義上看,現在在卡內基梅隆大學娛樂科技專業讀研的孫迅遲的這個游戲世界冠軍,是和父母“智斗”的結果,這位“電腦神童”到香港理工大學讀大學時,父母為他選了生化專業,但后來他偷偷轉到了計算機專業。
不過,孫迅遲并沒有因此把父母放在對立面上,他還感謝了廈門一中當年對他的寬容。他說,你不能糾結于無法改變的過去。
這位長期就玩游戲和父母討價還價的資深玩家,甚至建議父母要合理安排孩子玩游戲時間,因為孩子一般缺乏自制力。
孩子的領悟
其實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找到愿意為之吃苦的事。
孫迅遲團隊獲獎的游戲是這樣玩的:玩家扮演外星人里司,受命為能量逐漸枯竭的母星前往某星球尋找能量方塊。里司擁有自由縮放物體的超能力,即能隨意縮放他的身體,甚至能使一件物體和他一起改變大小。玩家需要利用里司的超能力,探索危機四伏的外星球并找到每一塊能量塊……
用評委的話來說,這個游戲設計“很聰明”,體現在“大小變換機制”,即玩家不僅可以變化自己的身體大小,還可以指定物體和自己一同改變大小,從而完成挑戰,非常有創意。
在外人看來,孫迅遲的這個游戲設計世界冠軍,頗有點美夢成真的味道——從小喜歡玩游戲的人,如愿以償成為游戲設計者。他終于可以天天玩游戲了!
不過,游戲設計者的生活沒有想象的那么愜意。孫迅遲在美國的實驗室通過微信接受本報采訪時說,現在他反倒沒有時間玩游戲,甚至為了了解市場,要玩自己不喜歡的游戲。
這位技術宅男說,其實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找到愿意為之吃苦的事。這就好比男孩子談戀愛,要費老大勁討好女孩子,可是你并不會因此覺得累或煩。
孫迅遲總結說,如果你有這個感覺,那么,恭喜你,你就是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了!
媽媽的反思
尊重孩子的興趣看來是中國家長的終身課題。
孫迅遲說,自己曾經的“最大障礙”來自父母。
在小學二年級有了電腦后,孫迅遲很快被他在廈大北村的教授鄰居稱為“電腦神童”,小學三年級時,他已經可以為教授們修理電腦。上中學后, 孫迅遲曾經在考試前成功破譯數學老師的電腦密碼,拿到考卷,讓全班同學都考到90分以上。
整個小學和中學時代,男孩在和家人的“持久戰”中努力抵制游戲的誘惑。他中規中矩地學習,參加化學奧賽還獲了獎。2004年,孫迅遲考上香港理工大學時,讀的是媽媽幫他選的“生化”專業,這是父母們眼中有前途的專業。但到大三時,孫迅遲覺得不大對頭——盡管他很努力,但成績依然不算好,他決定“先斬后奏”轉到計算機系。談及此事,孫媽媽說:天底下哪有贏得過孩子的父母?我們只好認了。
不過,孫爸爸孫媽媽還是固執地認為他們知道什么對孩子好。去年,孫迅遲準備赴美讀研,選專業時雙方又出現分歧——父母希望他選“信息安全”,而孫迅遲想讀游戲設計。最后,孫迅遲同時選報了兩個專業,幸運的是,他收到的第一份錄取通知書來自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娛樂科技專業(偏向游戲)。
在兒子拿到冠軍后,原本認為自己是個合格家長的孫媽媽做了自我檢討,她說,尊重孩子的興趣看來是中國家長的終身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