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廈門市教育局副局長任勇及全市六個區的分管副區長,聯合做客市政府網在線訪談,解讀我市2015年秋季小學招生入學政策。對于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我市從去年開始實行積分入學政策,今年的政策基本與去年一樣,但針對各區執行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微調,預約登記報名時間也提前到了4月16日至30日,比去年提前了20多天。
報名
全市共用一個系統,實現在線預約登記
我市小學招生政策的對象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本市戶籍的適齡兒童,另一類是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
其中,本市戶籍生基本沿用去年的政策。即年滿6周歲(即2009年8月31日前出生)的本市戶籍兒童以及符合招生政策規定的港、澳、臺、華僑、外籍適齡兒童的報名時間為8月2日、3日。
除原省級示范小學外的其他小學,片區招生對象的界定要求是必須符合“兩一致”即適齡兒童與父(母)戶口一致,實際居住地與戶口所在地一致(指適齡兒童及其家長在其戶口所在地招生片區內的住房是實際住所)。
針對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積分入學政策,今年進一步完善。預約登記報名時間由去年的5月6日至16日提前到4月16日至30日。各區在暫住時間認定、社保繳交年限計算等方面適當采取了一些靈活措施,如將原先連續計算年限調整為累計達到相應年限(詳見本報3月10日報道)。
今年預約登記報名簡化了辦事程序,申請人可通過實名認證方式登錄“積分入學在線申請服務系統”,在線提交積分入學申請材料,查詢資格審核信息和入學積分明細,填報入學志愿。
條件
暫住地和務工地不同區,在暫住地申請
年滿六周歲(即2008年9月1日至2009年8月31日出生)的隨遷子女參加積分入學,必須同時符合以下基本條件:
一是隨遷子女父(母)在廈務工、暫住和最近參加我市社會保險的年限達1年(含1年)以上,其中申請在思明區、湖里區參加積分入學的隨遷子女父(母)在廈務工、暫住和最近參加社會保險的年限要求滿2年及以上;二是符合計劃生育政策,或者雖違反計劃生育政策,但已接受處理的也可提出申請。
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應通過其父(母)暫住地或購置房產所在區教育局的網上報名通道或指定地點提出申請。如果暫住地和務工不在同一行政區,在暫住地申請,另一區的務工和參加社會保險的年限也予以承認。
在廈門購買產權超過50%(不含50%)的新建商品房,并已在國土房產部門辦理備案登記手續,其購買的商品房符合我市購房落戶面積條件并已實際入住,但尚未及時辦理落戶手續的外來隨遷子女,也可申請參加積分入學,計20分。擁有多套房產的,僅按一套參加積分計算。
預警
部分學校學位緊張不接受申請
今年,我市各區招生形勢依然嚴峻。以湖里區為例,去年湖里區積分入學網上預約登記6894人(占全市六區預約登記人數的三分之一),現場確認5503人,最終符合條件參加電腦派位的有4077人,其中派入公辦小學2498人,公辦小學派入人數占預約登記總人數的36.23%。今年湖里區公辦小學的學位沒有增量,與此同時民辦小學的招生班級數明顯減少。
島外幾個區也發出了“預警”。
集美區因學位緊張,集美小學、集美二小、實小分校、曾營小學、康城小學、樂海小學、杏東小學、寧寶小學等8所學校不接受無房戶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登記申請。
翔安區因學位緊張,各中心小學、廈門外國語翔安附屬學校、第一實驗小學、第二實驗小學、新圩學校等不接受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登記申請。
同安區表示,根據學期初摸底情況,今年預計缺口1500多個學位,該區第一實小、第二實小、大同中心小學(城西校區)、岳口小學、進修附小等學校因學位緊張,原則上不接收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預約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