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探險露營要當心!10名廈門人周末前往漳州烏山探險,本該于11月1日下午下山,卻失聯超過10小時。失聯人員親屬分別向廈門、詔安警方報警,并向曙光救援隊求助。截至今日凌晨1點,救援人員以及10位驢友算是抵達安全地帶。“對講機的聲音清晰了,他們也能看到我們在這里打出的光了。”在山腰飯店位置,等候的后援人員向導報記者介紹。據介紹,此時山腰氣溫只有13℃,而山中溫度只會更低,一名救援隊員更是從進山起,就全身過敏。截至導報記者發稿,救援仍在進行中。
家屬丈夫失聯超過10小時
“從上周日晚上10點以后就打不通電話了,實在非常擔心,所以在第二天早上的時候報警。”這位不愿意透露姓氏的報警女士稱,她的丈夫上周六上午隨這個10人的驢友團隊前往詔安烏山,按原計劃,上周日下午就應該從烏山上下來的。報警人介紹,上周日下午較晚的時候,她有接到丈夫的電話,稱走錯了路,可能要到晚上晚一點才能回來。
在這之后,報警人幾次與丈夫聯系,一直沒有聽說他們從山上走下來,直到當晚10點以后徹底失聯。
警方報警人取消報警
據詔安紅星鄉派出所李副所長介紹,昨日上午8時許,他們接到指揮中心命令,稱有10名廈門的旅行者在烏山失聯,他們立刻出動了4名民警、兩部警車準備開展救援。
兩部警車來到烏山腳下的時候,辦案民警主動聯系了報警人,希望獲得如失聯人員車輛、人員特征之類更詳細的信息,以便準確地開展搜索救援。“我們已經準備好動員附近村莊的村干部、村民一同上山找人,但報警人卻在電話里說人已經聯系上了,不用找了。”李副所長說。
據了解,報警人是一位女士,自稱其丈夫是失聯10名旅行者當中的一人。報警人稱,取消報警的原因,是由于第二天上午8點多又電話聯系上了丈夫。丈夫告訴他,前一天晚上在山上走岔路了,大家認為天黑后山路危險,于是決定在山上就地休整,而剛巧那個位置沒有移動網絡信號。“他們以前有很多戶外的經驗,比較專業,所以回來時沒有問題的。”她說,曙光救援隊是其他旅行者家屬聯系前往救援的,她不知情。對于昨日中午網上傳10名旅行者的職業都是老師,報警人否認說,事實并不是這樣,至少她認識的幾個人不是。
昨日下午,派出所民警在網上得知10名旅行者仍在烏山上,廈門救援隊趕來救援之后,他們再次主動參與到了搜尋工作當中。
救援隊接到親屬求助出動
導報記者了解到,該登山的隊伍也沒有在廈門警方的報警記錄,與詔安警方接到報警的渠道一樣,也是親戚朋友來求助。
昨日上午8點多,曙光救援隊接到求助信息之后,首批梯隊的13名隊員便在隊長王剛帶領下,趕往烏山。他們的裝備包括中繼電臺、山地救援設備、照明、個人通訊、給養,考慮到山區救援的需要,還帶了搜救犬。
中午1點左右,救援隊抵達烏山腳下,部署完救援計劃后,8名救援隊員開始往山中挺進。
下午4點左右,導報記者撥通了隊長王剛電話,電話信號時斷時續。王剛喘著粗氣告訴導報記者,已經聯絡上了被困的“驢友”,對方現在“在對面山頭”,正在爭取會合。而此時的好消息是,據驢友們自己介紹,他們都無大礙,只是找不到下山的路。
下午5點50分左右,救援隊和向導人員,已經成功與迷路的驢友會合了。大家開始下山回程。然而,回程的路十分艱險,“幾乎沒有路,完全靠救援隊員開山辟路”,在后方等待的隊員向導報記者介紹,隊伍每前進一步都很困難。
在此期間,隊長王剛手機始終處于無法接通狀態。
直到深夜11點半,手機仍是無法接通狀態。但在后方等待的隊員表示,已經可以連接到救援隊伍的無線電信號了,相信他們已經離山下越來越近。
相關新聞
烏山曾發生多起迷路事件
烏山位于漳州云霄縣與詔安縣交界,面積約900平方公里,嵯峨高大,風景宜人,在閩粵邊區實屬罕見。在其海拔1050米頂峰附近,崇山峻嶺,懸崖峭壁,到處是烏黑色花崗巖和流紋巖,遍地是林立的兀石器;有人稱“東南第一巨石”、可容納2000人的龍床石;有深不可測的石井,更有層層疊疊,由巨石堆砌而成的天然石洞;還有盤曲蜿蜒數里乃至數十里的深邃的天然石隧道。
因地形復雜,旅行者很容易在里面迷路,此前已經發生多起類似的案例。
今年4月,12名驢友被困烏山當中,其中1人踩空跌入了20多米深的石崗的縫隙空洞,救援力量出動直升機,才將12名被困驢友成功救出。
2014年10月,一名老人在烏山游玩時,不慎掉落山澗,身上多處受傷。后被救援人員用擔架救出。
提醒
要有熟悉當地地形的向導
“上烏山一定要找熟悉當地地形的向導,控制好進出的時間,根據進山的速度,預留好出山的時間,如果在山里迷路要及時向專業部門求助。”紅星派出所李副所長介紹,路上遇見打算進山的旅行者車隊,派出所民警都會做相關提醒。
李副所長還建議,民間的救援力量在開展救援的過程中,要提前與當地政府和公安部門聯系,以便更有效地開展救援。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書寫華僑興學救國故事2025-04-0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