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二孩政策將放開的消息出來之后,來咨詢的客戶明顯少了一些。”何蕾(化名)是廈門一家赴美產子服務機構的顧問,這個11月據她說是近五年來生意最冷清的一個月,她接待的客戶量比以往明顯下降。
2015年的10月底,中國宣布將放開“全面二孩”,近一個月過去,新政策帶來的影響正在日漸發酵,范圍甚至波及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國土地。“以往每天大概能接待10個來咨詢赴美產子的客戶,現在只有三四個。”何蕾略帶焦慮地說。
案例
二孩放開她果斷取消赴美面簽行程
10月29日那天下午,在收到老公轉發的二孩將放開的消息時,王薇高興得連握著手機的手都有點顫抖。當確認消息無誤后,她第一件事就是打電話將原本預訂好7天之后廈門飛往廣州的機票取消了——那是她和丈夫準備了大半年,要去美國駐廣州領事館簽證的日子。
33歲的王薇是青島人,因為在廈門上學,認識了丈夫,于是定居在了廈門。丈夫2011年從單位辭職開辦了一家物流公司,事業風生水起,夫妻二人2005年時生下兒子,一家人的生活頗讓人羨慕。
但在這對小夫妻眼里,這樣的生活還是有點不圓滿。“我老公家里兄弟兩個,我家是姐妹倆,我婆婆一直說女兒是貼心小棉襖,自己這輩子沒生個女兒很遺憾……”王薇說,到了她老公這一輩,多少受母親想法的影響,他也想要個“和爸媽貼心”的女兒。
王薇說,她和老公在考慮之后,決定趁著還年輕再生一個。但是雙方都不是獨生子女,若超生,要交的罰款估計要20多萬元。這不是一筆小數目,他們猶豫起來。
王薇的老公一次無意中提起,自己公司有人為了生二胎赴美產子,過程雖然曲折,但最終還是如愿了。這讓王薇心動不已。她很快加了幾個赴美生子媽媽群,發現因為超生而打算去美國生的媽媽還挺多的。夫妻二人在反復盤算后,決定到美國生產。
王薇說,本來去美國生孩子是實在沒辦法才出的“下策”,現在“全面二孩”將放開了,那還費勁折騰什么呢,“不瞞你說,能在廈門生個‘國產寶寶’,省去了很多繁瑣,我和老公都舒了口氣”。
諸多不便她二胎仍決定去美國生
與王薇的不情愿不同,同樣是二胎媽媽的劉璐瑤赴美生子的意愿非常強烈。“我第一個孩子就是在美國生的,不僅僅是因為計劃生育政策,也是為了以后移民海外。”劉璐瑤坦言,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孩子一出生就入籍,享受美國的社會和醫療福利……為了這些,就算奔波一點,多花一些錢也很劃算。”
但這真的是一條坦途嗎?“很多孕婦都是申請旅游簽證過去的,所以就算拿到簽證后,在進入美國國境的時候也需要說點謊,說白了就是全靠演技。”劉璐瑤說,2012年,她懷上第一胎大約六個月的時候獲得了赴美旅行簽證,在她看來,入境是赴美生子全程中最刺激的環節。在機場落地后排隊驗護照的時候,她緊張得手腳發冷,生怕被美國的入境官員看出端倪。“很多媽媽都會看網上的攻略,說要穿寬松的衣服,然后再拿大衣圍上,把肚子‘偽裝’起來。”劉璐瑤說,實際上,因為現在赴美生子的孕婦逐年遞增,美國移民官現在反而會格外注意那些穿寬松衣服的亞裔女人,越是穿得比較多刻意掩飾肚子的女人越容易被人盯上。
劉璐瑤說,還好她那時候肚子不是很明顯,過關時一切順利,她拖著一個小行李箱,圍著一條圍巾,表情淡定地過關了。但并不是每個人都一樣幸運,劉璐瑤親眼看見一個同機的中國孕婦,在入境時被拒絕并遣返,只能拖著四五個大箱子在機場打電話求助。
不僅如此,“當時在網上聯系的一家月子中心,簽合約時承諾是高檔別墅、豪華月子餐,結果等我到了一看,確實是別墅,但住了七八個孕婦,只配了一個司機、一個工人。”劉璐瑤向導報記者透露,因為地方比較偏僻,所以孕婦們出門的機會也很少,飯是每日配送的簡餐,水果只有當地超市里賣的最便宜的香蕉或是蘋果。
劉璐瑤坦言,“誰都不喜歡背井離鄉,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生孩子。”但盡管有著諸多糾結和不便,她去美國生子的念頭沒有動搖過:“我一個同學考到美國讀研究生后,又在那里工作了快10年才拿到綠卡,我現在麻煩一點能讓孩子少奮斗幾年,合算!”
影響
赴美產子中介或轉向高端人群
這幾年,赴美生子的人數幾乎以幾何級數的速度上升,而從事赴美生子的中介機構也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二孩政策的開放,到底是否會影響“赴美生子潮”呢?“在廈門有自己服務團隊的只有兩三家,幾個人租一間辦公室就敢開展業務的‘游擊隊’就很多了,他們一般都是拉到一個客戶,轉手就轉包給別人。”當導報記者通過熟人介紹,聯絡上在這一行從事工作的何蕾時,她簡單地給導報記者分析了一番:“不符合政策生二孩的,不算醫院的生產費用,僅交罰款起碼就要12萬以上。去美國生,如果住普通的月子中心,又是順產,那么全部費用大約在12萬到20萬元人民幣,父母當然愿意選擇這一條路。”
何蕾吐露,她從2010年開始做赴美產子中介,當年就接了6個客戶,第二年人數翻了一番,2014年通過何蕾的“服務公司”去美國生孩子的有53個人。“單獨二胎開放那會就有準客戶告訴我,可以正大光明在國內生就不打算去美國了。今年也有部分準客戶一邊咨詢一邊等著二孩政策何時放開,政策一出來,他們也就不再出現了。”
據何蕾和幾個同行的交流發現,自從二孩政策將全面放開的消息發布后,廈門整個赴美產子行業的咨詢量下降了15%-30%。
雖然多少有點焦慮,但何蕾對前景還是挺樂觀,認為赴美生子的市場還是很大,只是客戶的構成會有所改變:“其實這樣一來,因為擔心二胎罰款而被逼出國生孩子的客戶少了,專門為了給孩子拿綠卡,以便海外移民的高資產客戶反而會增加,我估計以前那些價格低廉的民宿經營模式以后會慢慢消失,酒店經營模式、高端獨棟別墅包棟模式、高端會所經營模式類會比較火。”
提醒
想拿美國國籍小心兩頭落空
關于“赴美生子”的是是非非與輿論糾纏在一起,讓局外人看不清楚,由于整個行業處于監管的灰色地帶,相關風險更是如影隨形。
“美國寶寶”一出生就將面臨的國籍及戶口問題,在赴美生子的群里始終眾說紛紜。導報記者以待產孕婦的身份咨詢了不少中介,得到的回答均是寶寶有了美國國籍后,“不受國內法律的限制,就算是第三胎,回到國內也不用交超生罰款”。
對此,廈門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指出,2011年國家計生委專門發布對居民境外生育的相關規定:只要雙方為內地居民,不符合政策規定在境外生育子女的,就屬超生。其子女回國定居或兩年內居住滿18個月,應計算子女數,征收社會撫養費。
按照美國法律對“落地公民權”的認定,選擇中國戶口就意味著放棄美國國籍。而如果上國內戶口,也得簽署放棄國外國籍的聲明。如果不為孩子上中國戶口,將來讀書入學借讀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在享受公共醫療資源上也會受到限制。而如果作為美國公民,孩子的《中國旅行證》需每兩年回簽發地重辦一次,美國護照每五年需更換一次。但如果媽媽當初持的簽證是旅游簽證,在美生子之后,若被發現簽證目的與入境目的不符或者涉嫌入關,就很容易被遣返回國,或今后很有可能被拒簽,最后孩子的身份可能會兩頭落空。“大寶的幼兒園讀的是小區的私立學校,再過兩年就要上小學了,那時候情況會怎么樣現在誰說得準呢?我現在還顧不上考慮這些。”劉璐瑤看著在一旁玩耍的女兒,略帶著點茫然地對導報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