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阿文和小靜相識后不久,阿文作為準女婿住進了小靜家中。2012年,雙方舉行婚禮,宴請親朋。在這期間,阿文向小靜支付了聘金28000元及首飾購買費用74969元。
喜酒辦了,為什么遲遲不辦理結婚登記手續?雙方各執一詞。“小靜不愿意登記,在我不愿繼續給她錢后就和我斷絕了聯系。”這是阿文的說法。然而,在小靜看來,不愿意登記的是阿文,“他(阿文)認為我可能不能生育”。
既然結不成婚,雙方也就撕破了臉,談起了錢的事。談著談著,也談進了法院。
除了那28000元聘金及74969元首飾錢,阿文還列出了兩人戀愛期間的所有支出。他稱“小靜以各種名義向我要錢”,含聘金、首飾錢合計42萬余元,要求小靜全部返還。
對于那份長長的清單,小靜提出,一部分用于共同生活,其不負返還義務;一部分屬于借款,與彩禮非同一法律關系;還有一部分是婚宴部分花費,自家也有實際負擔。“首飾還給他了,聘金實收28000元,其中20000元當天返還,8000元用于婚禮籌備。”小靜解釋。
經審理,法院對阿文提供的賬單進行了梳理,借款性質的轉賬被剔除,無證據部分不予采納。剩余的5000余元被認定為戀愛期間、婚禮的相關費用,法院對阿文返還的主張不予支持。
聘金部分,因雙方已舉行婚禮,相關費用在所難免,法院認為符合常理,亦不支持返還主張。而首飾部分,因小靜未提交證據證明已返還,故法院判定,小靜應返還首飾錢7496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