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依山臨海的地理位置、優美的亞熱帶風光,環島路成為廈門旅游的一張燙金名片。但因管理主體多、經營主體多、管理體制不暢、配套設施不足等原因,環島路沿線處于較為無序的狀態:小商小販橫行,占道經營隨處可見,交通秩序混亂,不誠信經營時有發生。
今年,濱海街道人大代表史志慶領銜、10名人大代表聯名提出的《關于加快環島路沿線旅游服務配套設施建設的議案》,被思明區十六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為代表議案并提交區政府辦理。
調研
基層視察深入摸底
濱海街道人大代表團經過多次基層視察調研,對環島路沿線旅游服務配套設施建設情況進行了摸底。他們注意到,目前環島路沿線景點標示不全,缺少游客寄包裹、沖洗、飲水、購物、休憩場所、公共廁所等配套設施,難以滿足大量游客的需求。與此同時,經綜合整治后的環島路占道經營現象已大有改觀,但仍有零星流動燒烤攤、水果攤存在;環島路靠海沿線任由部分違章搭建未予拆除。此外,海域生態環境等也有待改善。
建議
進行統一開發規劃
濱海街道人大代表團建議對環島路旅游進行統一開發規劃,并上報市有關部門審批實施。為打造廈門觀光娛樂濱海走廊,議案中提到,可在環島路白城至觀音山靠海一側沿線選址建設幾個驛站,含購物、休憩、簡餐等功能,同時間隔增配自行車站點、購物屋、公廁、天橋等公共設施,既可以完善環島路旅游服務功能,又可將相關設施由開發部門承包給沿線失地農民經營,增加村民就業創收。此外,還建議在環島路沿線根據客流、景觀等因素選點人造大型沙灘,建設浴場。
后續
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除了基礎設施建設外,長效的管理也成為代表們關注的重點。人大代表建議整治環島路沿線違章建筑,拆除珍珠灣部分位置違建并進行綠化、美化或合理利用,明確主管部門對環島路開展長效管理,建立聯合巡查、執法機制;在重大節慶、長假期間組織專項整治。并建議環保部門對環島路沿線污水入海現象進行監管,對擅自向海域、海灘傾倒垃圾或污染物的商家開展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