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廈門特大事故!旅游大巴無人生還!”連日來,多個微信公眾號接連發(fā)布一則這樣聳人聽聞的消息,吸引了大量的閱讀和轉發(fā)。經警方調查核實,近日廈門未發(fā)生涉及旅游大巴的重特大交通事故,帖子里的配圖均為發(fā)生在外省甚至外國的交通事故現(xiàn)場照片。昨晚11時30分,廈門警方向本報通報說,涉嫌發(fā)布謠言的相關涉案人員已被警方抓獲,案件正在進一步審查中。
12月9日,微信公眾號“邊做邊愛”發(fā)布《福建廈門特大事故!旅游大巴無人生還!》一文。該文只有短短一句話:“昨天,福建廈門特大事故!旅游大巴無人生還!”文中沒有詳細的時間、地點等信息,而圖片配了6張,而且一張比一張血腥、慘烈:有醫(yī)護人員蹲在地上救治傷者的畫面,有大巴車底朝天摔得支離破碎的畫面,更驚悚的是,還有一些疑為死難者尸體并排躺在地上的畫面。不過,記者注意到,這些照片打著不同的水印,而且從畫面上看,發(fā)生于不同地方——第一張照片上,摩托車的牌照是云南的,廣告牌的水泥品牌也是云南的;而另一張照片上的人,有明顯的外國人的特征,警察身著的制服也不同于國內民警的警服。
這則疑點重重的消息,卻被大量閱讀和轉發(fā)。截至今日凌晨記者發(fā)稿時,仍有部分微信公眾號轉發(fā)的這條信息可打開閱讀。
發(fā)現(xiàn)這一動向后,廈門警方迅速展開調查。經核實,近日廈門未發(fā)生涉及旅游大巴的重特大交通事故。文中的6張配圖均為發(fā)生在外省甚至外國的交通事故現(xiàn)場照片,是從網站下載而來、拼湊在一起的圖片。
警方隨即立案調查,并及時鎖定造謠者。昨晚,記者發(fā)現(xiàn)公眾號“邊做邊愛”發(fā)布的虛假信息,已顯示“內容因違規(guī)無法查看”。昨晚11時30分,警方向本報透露,相關涉案人員已被抓獲,案件正在進一步審查。
記者注意到,近期,一些謠言在網絡上瘋狂傳播,有的完全是無中生有,通篇是造謠者個人編造的信息,如網傳的“國稅系統(tǒng)和車管所系統(tǒng)升級,車輛將暫時不能入戶”;有的則是移花接木,把發(fā)生在其他地區(qū)的事件,轉嫁到廈門頭上,如上述的“廈門特大事故”謠言;有的舊瓶裝新酒,把以前發(fā)生的新聞翻出來,冠以新的日期,炮制出假消息。廈門警方提醒市民,不信謠不傳謠,并表示將全力追查惡意發(fā)布虛假信息者,依法追究他們的法律責任。據了解,散布謠言可被處以行政拘留及罰款,情節(jié)嚴重者甚至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
【小貼士】
網絡信息如何甄別真?zhèn)危?/strong>
如何甄別網上流傳的“新聞”的真?zhèn)危勘緢蠼棠粋€便捷的辦法:您可選取“新聞”里的幾個關鍵詞進行網絡搜索,看看這則“新聞”會不會是外地新聞被“移花接木”到本地,或是幾年前的舊聞被翻炒成“新聞”。當然,更保險的方法是,請您關注當地的黨報等主流媒體及其官網、微博、微信公眾號。如果一則“重特大事故”的消息在網上流傳,當地的報紙及其官方網絡平臺上卻找不到相關消息,那么,這個所謂的“重特大事故”的真實性,就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了。(記者 吳海奎)
【記者手記】
莫讓朋友圈淪為“謠言圈”
●記者 吳海奎
近日出現(xiàn)的謠言要么利用聳人聽聞的文字和圖片,要么打著“溫馨提示”的旗號,移花接木,無中生有,無非就是想博眼球,擴大傳播,實現(xiàn)造謠者的個人目的。如果說網絡平臺給這些謠言提供了滋生的土壤,那么,一些不加甄別、隨手轉發(fā)的網友,就等于是給這些謠言“澆水施肥”,讓謠言傳播得更快更廣,危害也變得更大。
互聯(lián)網的快速發(fā)展,給市民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也給一些謠言插上了快速傳播的翅膀。尤其是基于熟人朋友建立的微信“朋友圈”,謠言更容易被接受、被傳播。有報告顯示,擁有數億用戶量的微信,已成為謠言傳播的第一網絡“重災區(qū)”。
謠言帶來恐慌,甚至會給人們的生活造成諸多困擾。要遏制微信“朋友圈”里謠言泛濫,需要有關部門加大打擊懲戒力度,將造謠者繩之以法,讓他們付出相應代價。我們看到,對于惡意造謠者,廈門警方的查處歷來不遺余力,但是,光靠警方的查處還遠遠不夠。一方面,微信平臺管理者也要加大把關審核力度,及時清理那些發(fā)布謠言的微信公眾號,凈化微信平臺;另一方面,作為個人用戶的微友,平時也要多關注主流媒體發(fā)布的權威消息,豐富自己的信息庫,以提高甄別能力。
謠言止于智者,請您時時擦亮眼睛,在使用微信時,把好“指尖關”,轉發(fā)一條消息前,多花幾秒鐘時間,調動大腦里的信息庫,去思考、去甄別,不輕易轉發(fā)未經證實的消息,或是有可能造成恐慌蔓延的消息,不讓自己成為謠言傳播的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