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i和孩子們一起包餃子
1月5日上午,新圩學校小學部六年(1)班里傳來歡快的笑聲。年僅18歲的外教老師Imi豐富的表情和夸張的動作,讓英語課變得生動活潑。
2012年,廈門五緣實驗學校與廈門市新圩學校小學部攜手進入托管合作辦學階段。為了提高農(nóng)村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廈門五緣實驗學校特地安排外教來到新圩學校小學部。來自澳大利亞的Imi目前剛高中畢業(yè),和孩子們在一起既是老師也是姐姐。“一直對中國充滿了好奇,希望有機會能到中國看看。”2015年9月,Imi根據(jù)安排來到新圩學校,每周為四年級和六年級開設一次全英語口語課。“每次上課,她都精心備課、制作課件。”新圩學校英語教研組陳海燕老師介紹說,Imi老師年輕有活力,經(jīng)常采用寓教于樂的方式,通過互動和游戲激發(fā)孩子的上課熱情。“通過一個擊掌小動作,讓孩子們備受鼓勵。”上課沒多久,孩子們便喜歡上這個大姐姐。課后還會主動和Imi打招呼,邀請Imi一起去參加課間活動。“中國的小朋友比較靦腆,但是非常尊重老師,非常棒。”初為人師,Imi表示很興奮。她珍惜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每個時光。“在廈門的每一天都很開心,很喜歡來翔安上課,風景漂亮,人們都非常熱情。”Imi曾受邀去學生家中做客,感受到了濃濃的閩南文化。“新圩的鵝肉很好吃,我很喜歡。”Imi調(diào)皮地說。
來廈門幾個月,Imi覺得自己學到了很多,言語間充滿了感恩。任教任務馬上要結束了,她依依不舍,希望將來有機會還能再來中國,還能為孩子們上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書寫華僑興學救國故事2025-04-08
閩南網(wǎng)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xiàn)泉州在補齊養(yǎng)老事業(yè)短板,提升養(yǎng)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