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機動車不讓行人抓拍系統上線
2015年1月19日,我市警方在臥龍路與蓮前西路交叉口路段斑馬線、洪文路與蓮前東路交叉口路段斑馬線和前埔西路與蓮前東路路段斑馬線,率先啟用“機動車不讓行人抓拍系統”。若在斑馬線不禮讓行人被抓拍,將被罰款100元、記3分。
點評:“機動車不讓行人抓拍系統”有效遏制駕駛人斑馬線前不禮讓行人的惡習。此外,針對占用公交車站違停等現象,我市警方在全市15條公交線路150輛公交車及30輛救護車上,安裝了移動監控抓拍設備180套,加大了對占用公交車站違法停車、不避讓執行任務救護車等道路交通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
2、非綠標車限行區域擴大
2015年4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每天高峰時段(7:00—20:00),非綠標車禁止在思明、湖里全部道路和集美區、海滄區、同安區、翔安區的部分路段通行,違反限行的將被處以200元罰款。此外,為方便車主辦理報廢手續,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車管所與報廢機動車回收企業積極協調,最終確定三家企業可優先辦理黃標車注銷業務。
點評:非綠標車限行區域不斷擴大是逐步淘汰黃標車工作的舉措之一,而黃標車的轉移登記也受到了嚴格的限制,有效減少了非綠標車污染排放。
3、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橋隧大隊成立
2015年4月1日,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橋隧大隊正式成立,主要負責廈門大橋(含海堤)、海滄大橋、集美大橋、杏林大橋、翔安隧道、成功大道及仙岳高架的道路交通秩序維護和治安管控等工作。
點評:這是我市警方首次整合四橋一隧及成功大道和仙岳高架兩條城市快速路為一體,在交通排堵保暢和治安管控上更為專業化。同時,四橋一隧治安檢查站統一管理、遙相呼應,有力保障了四橋一隧的交通順暢,并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
4、成立國內首支義務交警隊
2015年5月10日,廈門義務交警隊成立。目前,各級義務交警隊達到11支,隊員突破3千人,參與普及交通安全知識、疏導道路擁堵、化解交通糾紛、協助事故快速處理等工作,自發與企業、學校攜手,共同呵護周邊道路交通環境,并參與“9·8”廈洽會、2015海峽論壇、高考等大型活動道路保障協勤工作10余場。
點評:這支義務交警隊是目前國內首支交通志愿服務隊伍,是一項自愿組織實施的交通安全公益行動。有助于優先提高義務交警隊員的文明交通安全意識,而后帶動和影響他人,共同營造有序、安全、暢通的道路交通環境。
5、交通事故快處提速
6月23日,梧村、筼筜、蓮前3個交警中隊道路交通事故快速處理服務點(以下簡稱“快處點”)試運行。市民在這三個中隊轄區內發生輕微道路交通事故后,不用再到機場旁邊的定損中心處理。而是現場拍照取證后,直接到就近的“快處點”協商處理。
隨后,市交警支隊橋隧大隊在“四橋一隧”和仙岳路、成功大道兩條快速路設置了17個道路交通事故車輛臨時停靠點。并會同自貿區管委會、廈門保監局,創新試點廈門自貿片區道路交通事故快處綜合服務。
點評:“現場取證、后臺處置”的新型交通事故處理模式減少了事故處理時間,從拍照取證到撤離,預計僅需5分鐘;到“快處點”完成所有處理預計僅30分鐘。而不斷豐富的事故快處途徑和通道,為市民快處輕微交通事故提供了便利。
6、開展“打非治違”集中整治交通違法統一行動
2015年8月1日至9月底,全國開展“打非治”違集中整治交通違法統一行動。我市警方迅速部署,開展了旅游客車和“營轉非”客車統一整治行動、套牌假牌車輛統一整治行動、危化品運輸車輛源頭排查、校車安全大檢查和“酒駕”、“毒駕”專項整治等活動。
點評:分主題、分階段組織開展多次專項道路交通安全整治行動,有效遏制了交通違法行為的發生,凈化了城市道路交通環境。
7、廈門新交規發布
2015年8月28日,《廈門經濟特區道路交通安全若干規定》修正案發布。其中,全面細化了處罰種類,進一步規范駕駛人的行車行為;明確交通違法自助處理的合法性,在不損害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基礎上,方便市民辦事;實現了交通事故快處法定化,進一步提升輕微道路交通事故快處快撤、迅速恢復交通的作用。
點評:該規定被喻為“廈門最嚴交規”,廈門交通違法行為處罰變化備受關注。而其中也新增了許多便民利民舉措,將著力破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問題。
8、車駕管服務優化
2015年,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車管所進一步優化車駕管業務服務,辦事流程全面精簡,辦事速度大幅提升。如2015年6月1日起,駕駛證考試收費標準進一步細化;2015年6月22日起,有效期滿換證、轉入換證、駕駛證損毀換證、補證等10項駕駛證管理業務可一次性辦結、立等可取等。
此外,車駕管業務實現全面網絡辦理。2015年7月1日,福建省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平臺上線運行,提供機動車牌證、駕駛人考試發證等23項便捷辦理服務。
點評:車駕管便民服務優化,嚴格落實了簡政放權政策,并提升了車駕管社會服務能力,推動道路交通管理服務水平登上新臺階。
9、四種交通違法入刑
2015年1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實施。規定“校車或客車嚴重超員”、“校車或客車嚴重超速”、“違規運輸危化品,危害公共安全”、“偽造、變造、買賣駕駛證,使用偽造、變造或者盜用他人駕駛證情節嚴重的”這四種違法行為構成犯罪,將受到刑事處罰。
此外,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對以上四類違法行為負有直接責任的,也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點評:將校車、營運客車嚴重超員超速入刑,是法律積極預防功能的集中體現。將交通違法上升到犯罪,能夠起到嚴厲打擊、警示和威懾預防犯罪的積極作用,從源頭上消除安全隱患,保障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
10、首推嚴管繁忙路段時段
2015年12月15日,我市首次劃定鷺江道(廈禾路口至水仙路口段)、東渡路(仙岳路口至南山西路口段)為交通繁忙路段,每日早高峰(7:30-9:00)和晚高峰(17:00-19:00)為交通繁忙時段。同時,廈門大橋、海滄大橋、集美大橋、杏林大橋、演武大橋、翔安隧道、成功大道、仙岳路高架增設“嚴禁停車”的警示標識。從今年1月1日起,在鷺江道(廈禾路口至水仙路口段)、東渡路(仙岳路口至南山西路口段)違停,不論駕駛人是否在車上,都要罰200元,繁忙時段罰500元,橋隧、快速路違停罰1000元。一年內有前述行為3次以上的,從第三次起每次處該項規定數額兩倍的罰款。
點評:根據道路交通繁忙程度指數 “道路飽和度”,此次入選的繁忙路段高峰期道路飽和度都達到了0.8以上,屬于道路擁堵的級別,劃定嚴管繁忙路段時段有助于培養市民文明行車習慣,維護重點路段的交通秩序。據悉,此后我市警方將定期對繁忙路段、時段的管理效果進行評估,適時調整交通繁忙路段、時段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