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海滄與島內的公共自行車都有了迅猛的發展,并改變市民的出行方式。不過,同在一座城市,島內外的公共自行車卡卻不能通用。在兩會召開之際,市民通過本報再次呼吁島內外統一。昨日,記者了解到,我市相關部門正著力解決此事,對島內外的公共自行車卡升級改造,并通過e通卡的方式達到通借通還的效果。
市民聲音
徐先生:去年,島內公共自行車發展特別快,現在我上下班都方便,不怕堵車,可以邊騎邊看風景,這樣心情很好。我暫住在島內,在海滄已經買了房子,未來肯定要搬過去住的,在那邊我也想騎自行車。但是,現在島內外用的是兩種自行車租賃卡,那我還得再辦一張新卡,這樣也太麻煩了吧。我覺得島內外的自行車系統應該統一起來。
記者調查
發卡單位分屬不同公司 市民盼望通借通還
記者了解到,目前島內和海滄區的公共自行車運營分屬兩大企業,即市政集團旗下的廈門公共自行車有限公司和海旅集團旗下的海滄灣投資開發有限公司。2013年,海滄公共自行車率先投入使用,比島內公共自行車早了一年。
從外觀看,島內外的公共自行車也有所不同,海滄的是以橙色為主基調,島內的是以深藍色為主基調。再者,島內外的公共自行車租賃卡也不一樣,海滄以e通卡為主,島內目前以自發卡為主e通卡為輔。更重要的是,因為海滄與島內公共自行車使用的是不同的系統,所以導致無法互通互聯。
同樣是公共自行車,但無法實現一張卡通借通還,引來不少市民抱怨。因為工作的關系,李先生需要經常往返海滄與島內,一般一周有五天在海滄、兩天在島內。“太不方便了,到島內就不能用了。”李先生告訴記者,他辦的是海滄的公共自行車卡,周末偶爾會騎車出去游玩,他很希望在島內也可以用這張卡租賃自行車,因為海滄到島內的公交沒有那么方便,有時需要轉一次車,如果以公共自行車代步就很方便。而且現在海滄的人氣越來越高,島內居民如果騎著公共自行車在海滄游玩,那是很享受的事。相關部門應該抓緊時間,盡快推動島內外公共自行車租借互通。
委員建議
島內外應盡快統一起來 越拖整合起來難度越大
“同在一座城市,出門要帶幾張公共自行車卡,市民肯定會吐槽的。”民盟海滄區總支委員陳柏延一直在關注這個問題,他認為,公共自行車的宗旨就是給市民帶來方便,既可以解決短途出行,又提供了一種新的休閑方式。
陳柏延告訴記者,大部分系統開發供應商均不給管理運營單位開放數據庫信息,多系統的管理將對一座城市整合系統數據庫造成很大的困難。如果全市各區系統都不統一,這會阻礙公共自行車的健康發展。他曾去過杭州、株洲、太原等地考察學習,這幾座城市之所以做得好,是采用政府主導、國企負責且全市統一管理為運營模式。而像深圳和天津,以前也是各區發展自己的公共自行車系統,到后面要整合在一起的話難度極大。
陳柏延認為,我市應該由相關部門牽頭,盡快整合統一海滄和島內的公共自行車系統,因為辦卡人數是不斷增加的,越到后面工作量越大。另外,島外其他三個區要建設公共自行車時,也要考慮并入全市統一系統,避免日后的麻煩。未來,最好是能夠整合各區管理資源,在管理單位上也實現統一。
部門回復
島內系統已完成升級 海滄卡可在島內試用了
記者注意到,上周有一名網友發帖稱,他無意中用海滄公共自行車卡在島內使用,居然借車成功了,而且歸還的時候也是正常的。針對此事,記者向廈門公共自行車有限公司求證得知,目前島內的自行車系統已經在上個月完成了升級改造,正處在試運行階段,海滄公共自行車卡的確可以在島內租借公共自行車了。目前,用海滄公共自行車卡在島內日均租借的量一般都有幾十次,有時甚至可以突破百次。不過,島內的公共自行車還無法在海滄實現租借,要等待海滄的系統升級完工。
記者了解到,島內外公共自行車卡不能互通的問題,已經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重視。目前市市政園林局正在牽頭,協調市政集團、海旅集團、信息集團等協商,計劃升級改造系統,以E通卡為基礎,爭取在今年上半年實現島內外的公共自行車租借互聯互通。未來,只用一張卡在全市六個區都可實現租借公共自行車。
另據了解,同安也有意向建設公共自行車站點,計劃委托市政集團建設,首批主要集中在同安工業園區,預計投放2000多輛自行車。
【征集】
想對代表委員說
晚報替您捎過去
2016年廈門市兩會今日召開,本報兩會報道“最貼心的欄目”——《請代表委員捎話》今天起也再次與市民見面,如果您有意見或建議,想請晚報捎給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請及早告訴我們。我們將把您的意見或建議收集、整理后及時地刊發或轉達。參與方式:可撥打本報市民熱線5589999,或在新浪微博 @廈門晚報和 @我要說,也可發送電子郵件至pf_1031@126.com。
【市民聲音】
東宅BRT站何時開通
王女士:集美東宅BRT站什么時候能開通?大家高興得互相轉告說元旦過后就能通了,結果元旦過后到現在看樣子才做了一半。我們村莊原本有個公交站點東宅站,現在為了BRT改造都沒有了。我們回去一趟要轉好幾趟車,真麻煩。
這里能不能建人行天橋
陳女士:我們這里育秀東路和體育路的交叉口能不能建立一個人行天橋,那邊人行道上綠燈亮時,有左拐的車,西面又有右拐的車,很不安全。這個路口在下班高峰期存在很多安全隱患。
小區電梯改造可否租賃
孫先生:我是禾祥西廣電小區的居民,政府花了很多努力推廣小區電梯改造,雖然政府有補貼,但是很多人還是不愿意出錢。我看到福州是用租賃的,我覺得廈門也可以這樣嘗試一下,這樣可以解決我們老人上下樓梯的事情。
恢復警備區醫院公交站
盧先生:我是金榜南路的市民,火車站南廣場改造兩年,公交已經停了兩年。我們這邊南二路還有警備區醫院、思明區園林綠化管理中心。本來130路和50路這兩趟車都過來,現在走路過去南廣場公交站要15分鐘,走到廈禾路金榜那邊要20分鐘,居民很不方便,希望能夠恢復警備區醫院站這個公交站點。
人行道亂停車亂擺攤
林先生:我住在枋湖,枋湖這里的人行道,每天晚上都是亂停車,行人都不能走,老人散步要走大馬路,那怎么辦。還有整個枋湖一帶,人行道夏天都是擺攤的。
加強管理公共場所抽煙
黃女士:廈門是一個文明美麗的城市,公共場合抽煙的人還很多,地上也都是煙頭。很多人不管在幼兒園門口還是在哪里,隨時隨地都在抽煙。建議對公共場所抽煙加強管理。
(記者 謝雨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