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車和銷贓,兩者間仿佛是“雞”和“蛋”的關系,單打擊其中一項,必然無法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湖里警方從去年10月底開始的專項行動,一開始的謀劃就是要“雞”“蛋”兼顧。2個多月的時間里,分局刑偵大隊盜竊犯罪偵查中隊,在市局技偵、分局合成作戰指揮室的支持和金山所、街面中隊配合下,在先后四波集中收網行動中,抓獲盜竊、銷贓全鏈條犯罪嫌疑人35名。目前,電動車失竊率,較之前下降近八成。
盜車團伙幾秒鐘開鎖
去年11月底,圍里。快遞員小林送貨到這里,“我本來想著,上樓幾分鐘就下來了,鎖大鎖太麻煩”,事后報案時,小林感嘆說,他實在沒想到,就這么幾分鐘的工夫,用來送貨的電動車就被偷了。
在隨后調取到的監控里,盜竊犯罪偵查中隊的民警看到,小林遇上的是一個技術嫻熟的團伙。監控鏡頭下,他們鎮定自若,從懷中掏出一把工具后,幾秒鐘內就打開車鎖,騎上就走。“這伙人,頻繁出現在浦園。”中隊長周杰介紹,實際上,警方也是循著這條線,摸清了整個團伙的活動軌跡。這是一個以籍貫為紐帶的盜竊團伙,陳某波、尹某、肖某光、鄒某光等人都來自江西,都劣跡斑斑,其中尹某就被廈門多個公安機關處理過不下5次。“城中村”盜竊,浦園銷贓,成為他們的犯罪模式。
民警扮買家找藏贓地
去年12月3日,湖里警方組織警力,對該團伙進行收網。但,這只是“戰役”的第一步,湖里警方的“醉翁之意”不單單是一個、兩個的盜竊團伙,而是與盜竊團伙緊密聯系的銷贓鏈條。
在對團伙審訊了解后,警方展開了下一步行動,對整個浦園社區進行調查、摸底。民警扮演成要購買電動車的買家,到處尋找“便宜貨”。警方發現,在與警方長期的周旋中,這伙人已經有了較強的反偵查能力。首先,由中老年婦女“打前站”,確定是“客戶”之后,再帶到藏贓地點;其次,贓物不再集中管理,而是隨便堆放,“一旦民警入戶發現疑點,他們就死不認賬。”隊長周杰解釋,所以才有之前的暗訪。
整個架構摸清之后,警方準備行動。今年1月13日,在全面掌握藏贓窩點和銷贓嫌疑人后,第四次集中收網展開。現場抓獲11名嫌疑人,沖擊藏匿贓車窩點5個,查扣疑似被盜電動車24輛、摩托車8輛、自行車25輛,嚴厲打擊盜、銷電動自行車的全犯罪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