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網絡上爆出了一些食物導致孩子出現胸部發育過早、學齡前兒童來月經的情況,引起市民廣泛關注。那么真的有“性早熟食譜”嗎?聽聽兒科醫生怎么說。
“性早熟食譜”不靠譜
通常,人們對植物激素的描述就是“催熟”,最典型的是頂花帶刺的黃瓜、催熟的熱帶水果、膨大劑催的西瓜、反季節蔬菜以及無根豆芽。廈門市兒童醫院張敏副主任醫師表示,這種說法不科學,植物激素和人類激素不存在化學結構上的相似性。
隨著“奶粉焦慮癥”的蔓延,許多媽媽開始擔心奶粉會導致性早熟。張敏表示,牛奶中雌激素一般為0.16-4.4微克/公斤,人奶中雌激素為7.9-18.5微克/公斤。也就是說,奶粉里的雌激素遠沒有母乳多。
至于網傳的豆制品里面的類雌激素或導致嬰幼兒和兒童性早熟,醫生解釋,類雌激素沒雌激素那么神的作用,而且它們在豆制品中含量也很有限。
性早熟原因比較復雜
張敏醫生介紹,性早熟分為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真性性早熟的發生原因復雜,既可因顱內感染、外傷或腫瘤等器質性疾病,也可是找不到任何原因的所謂特發性的中樞性性早熟。假性性早熟的病因也很多,但生殖腺腫瘤、腎上腺皮質增生癥或腫瘤是最主要的病因。所以不要胡亂懷疑食品,先要排除這些器質性病變。
兒童“性早熟”有多種原因,到底和哪些因素有關?除了生理性病變,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說法?,F在惟一明確的可以導致“性早熟”的原因,就是孩子誤食避孕藥,至于植物中的激素是否會引起“性早熟”,現在還沒有明確說法。植物激素的催熟機制和人體的發育,不是一個原理。性早熟還可能與飲食不合理、營養過剩有關。還有些家長給孩子亂吃補品,甚至是成人補品,這都可能導致性早熟的出現。
另外,醫生提醒,性早熟的女孩子中有1/5-1/4是肥胖或超重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