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從市水利局獲悉,我市在2015年中央水利投資計劃執行年度綜合考核中獲評優秀等級,位居全國第六名。在過去一年中,我市獲得史上最大規模的中央水利專項補助,助推我市水利事業快速發展,成績來之不易。市水利局表示,今年我市將全力加快重大水利項目建設,力爭全年完成水利投資12億元,讓部分水利民生工程投用。
▲長泰枋洋水利樞紐工程溪口閘壩施工現場。
集美區后溪許溪上游河段溪流養護成效明顯。
蓮花水庫3月底前完成征地
龍津溪引水工程年底前完工
據介紹,蓮花水庫計劃全年完成投資2500萬元,3月底前完成征地拆遷,汛期前完成庫盆擴挖和庫周排澇,同步推進庫底清理和工程完工驗收、移民專項驗收,確保9月底前建成蓄水。
枋洋水庫計劃全年完成投資3億元,大壩汛前要澆筑至137米高程,年底前澆筑至155米高程以上,龍津溪引水工程年底前基本完工,具備通水條件,必要時可提前向廈門供水。
打造水源互通工程 哪里需要就流向哪里
廈門水資源地域分布不均,因此水庫建成后,水通了,更要連起來,拓寬調水的空間,才能確保廈門用水安全。水源連通工程的實施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今年我市計劃全年完成投資1.6億元,全面推進汀溪水庫群至翔安原水輸水工程各標段建設,10月底前開工建設蓮花水庫至西山、蓮花泵站至四林段,力爭完成石兜水庫至西山段初步設計、概算審查等前期工作。
水源互通工程建成后,全市主要水源地的水都不能像“宅男”一樣固守在自己的區域,而是哪里需要就可以流向哪里。
【鏈接】
2015年的廈門水利事業
●爭取上級資金規模創歷史之最
2015年我市向中央爭取了5億元長泰枋洋水利樞紐工程專項建設資金,其中年初中央下達我市2億元專項補助資金;去年底又爭取了3億元國家專項建設基金貸款,中央財政按債券利率的90%貼息。這么大規模的中央水利專項補助,在我市水利建設史上還是第一次。
●全市水利投資創歷史新高
2015年全市實際完成水利投資24.06億元,超出年度投資計劃1億多元,比2014年水利實際完成投資增加22個百分點。“十二五”期間全市水利建設完成投資95億元,是“十一五”期間的380%。
●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取得突破
去年,蓮花水庫主壩、副壩實現封頂,庫盆擴挖完成80%。長泰枋洋水利樞紐工程在去年完成了大江截流和13.93公里的引水隧洞貫通。
●溪流污染整治取得明顯成效
經過努力,全市九條主要溪流感觀明顯改善,河中污泥、水面漂浮物和岸邊垃圾得到清理,亂倒亂占現象得到全面遏制,溪流污染源得到初步控制。
●水資源管理持續加強
在2015年3月全省考核中,我市位列全省第一名,市水利局被評為水資源管理先進單位。我市還在全省率先劃定地下水禁采區限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