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后入戶50余次,約談3人,批評教育11人,發現主要存在問題4個,取消不符合資格的低保戶7戶……日前,廈門市海滄區扶貧資金專項檢查工作已全部結束,并交出了一份令基層群眾心服口服的“成績單”。
逐條對照逐條改,壓力傳導“一竿到底”
“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年關’將至,扶貧專項資金必須確保精準發放,讓真正困難的群眾過個好年。同時,以此次專項檢查為契機,督促各街道進一步將基層黨風廉政建設落實到位。”區紀委扶貧資金專項檢查組相關負責人說到。
壓力傳導之下,各街道黨工委落實主體責任,第一時間召開整改部署會議,對照專項檢查問題清單,逐條整改問題。東孚街道從進一步規范低保金發放出發,提出加強宣傳、培訓等5項整改措施;新陽街道從進一步規范低保檔案出發,召開村(居)民政干部會議,具體問題具體解決。
各街道紀工委也主動“擴散掃描”,對問題關聯環節開展自查自糾。新陽街道紀工委組織各村(居)對低保材料進行全面自查,查擺出多項問題并立即整改;海滄街道紀工委通過入戶交談、周邊走訪、電話抽查等方式,詳細核實受幫扶資格,確認資金受領情況。
群眾利益無小事,糾正“四風”鍥而不舍
按照“嚴”和“實”的標準,新陽街道就區紀委檢查中發現的問題約談相關責任人,并由街道紀工委書記帶隊,深入一線實地調查扶貧資金發放情況;海滄街道對2名村(居)報賬員進行了調整。各個街道也紛紛向轄區內各村(居)、有關人員轉發《扶貧專項資金檢查情況通報》,確保壓力層層傳導到位。
下一步,海滄區將督促各職能部門、各街道不定期檢查扶貧資金賬本,約談經辦人員,嚴把申請、公示、審批、報賬等流程,及時跟蹤資金到位和使用情況。同時,強化“制度+科技”手段防止“四風”問題隱蔽化:優化資金撥付流程,確保低保資金準時足額發放;拓展群眾監督渠道,運用微信公眾平臺、村(居)務咨詢日、公開欄、電子觸摸屏、互動電視等多種形式,讓扶貧資金在陽光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