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80后”的黃世博和吳昆盛,1973年出生的劉欣在中國職業足壇取得的成就,要遠遠超出他的這兩位廈門后輩。從13歲入選八一少年隊開始,廈門孩子劉欣一直在外漂泊,他代表八一隊、天津泰達、重慶力帆在10年職業聯賽生涯中,以主力中衛身份出場200多次。如此多的出場數據,即便放眼中國職業足壇,在當時都是不多見的。
劉欣已經專注廈門青少年足球培養近10載。
本報記者昨天與劉欣進行了一次長談。作為曾經馳騁在中國職業足壇最出色的廈門籍球員,劉欣并不太愿意去聊他輝煌的過往。在他的足球記憶中,沒能在當打之年回到家鄉廈門效力,始終是他最大的遺憾。而在中國足球大環境日漸改善、廈門的足球氛圍越來越好之時,他迫切希望廈門能再度樹起職業足球的大旗,能夠以他的所學報效家鄉父老。
【輝煌歷程】
輾轉多隊任主力中衛
對于劉欣輝煌的職業經歷,廈門球迷早已耳熟能詳。對于他如何走上足球之路,知道的人并不是很多。劉欣回憶,他差不多是從小學三年級開始踢球的。“在實驗小學踢到六年級時,有一次八一隊的一個教練來廈門講課,把我們校隊的幾個隊員借過去上實踐課,對我們的印象不錯。后來正好趕上八一隊在組建1973、1974年齡檔的球隊,主教練楊禮敏和助理教練裴恩才聽了那個教練的推薦,就專程來廈門看我們的訓練。當時在斗西路的人民體育場踢了一場比賽,進行了身體測試,后來我和另外兩個隊友就一起被選到了八一隊。”
從13歲那年離家開始,劉欣從八一少年隊踢到青年隊,1993年20歲時已經是八一成年隊的主力中衛了。第二年,劉欣有幸趕上了職業聯賽,從此開始了200多場的職業足壇生涯。從八一隊踢到天津泰達,再到重慶力帆,最后在云南麗江東巴退役,劉欣始終都是絕對主力。在《足球》報和《體壇周報》進行10年甲A總結時,劉欣同時榮獲八一隊和重慶力帆隊最佳陣容。他還隨重慶力帆獲得了亞洲優勝者杯的季軍。
【轉會失敗】
遺憾沒能為廈足效力
1999年,廈足在遲尚斌的率領下成功沖A。2000年初,劉欣原本很有希望轉會廈足,回到家鄉。“當時的轉會制度害了我。本來我跟遲導已經談好,在摘牌會的第二輪廈足摘我。第一輪廈足摘的是于遠偉,可是沒想到,天津泰達第一輪突然把我摘走了。根據那個時候的制度,球員是沒有人身自由的,誰摘你,你必須跟誰走。北京國安的鄧樂軍就因為摘牌制度無奈選擇退役。”
2000年轉會廈足失敗,可是劉欣那一年還是出現在了廈門市體育中心的足球場上。“我是代表天津泰達來廈門踢客場的,當時的教練還特別叮囑我,雖然是踢家鄉的球隊,但是也要好好踢。那場比賽給我的壓力不小。”這場比賽之后,劉欣2007年再次回到這片草坪上比賽時,他已經坐到了廈足的教練席上,可是那一年的降級經歷帶給劉欣的只有痛苦的回憶。
【扎根教學】
為廈足崛起盡一份力
僅僅一年的廈足助教經歷,球隊無奈降級。劉欣開始扎根青少年的培養,近10年來,他帶隊兩獲省運會冠軍,不僅場場大比分取勝對手,而且根本不知道失球是什么滋味。與此同時,從2013年開始,他每個周末和寒暑假,更是利用業余時間“泡”在孩子們中間,擔任陽光青少年俱樂部的顧問。“這些孩子最小的五六歲,最大的也不過十幾歲,希望從他們當中發現更好的足球苗子。”劉欣表示。
廈門從不缺乏好苗子,可是令劉欣苦惱的就是好苗子發掘后沒有出路。“現在廈門的校園足球搞得紅紅火火,可是踢到最后最多只能踢到大學隊,還是在校園足球的世界里打轉。廈門真的很需要一支職業隊支撐,否則校園足球也會慢慢受到抑制,孩子們看不到希望,恐怕踢球的人也會越來越少。”
“廈門這么好的地方沒有職業隊,誰來都嘆氣,都覺得可惜。春節前,楊晨、李鐵、李金羽來廈門參加職業級教練培訓班,我們經常在一起談論這一話題。前不久李章洙因私事來廈門,也問我廈門為什么沒有職業隊。”不過不管怎樣,劉欣表示他會在做好青少年培養的同時,耐心等待時機,為廈門足球的重新崛起盡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