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學位>>
今年預計新增2.5萬個學位
我市將繼續通過增加學位來緩解義務教育的“入校難”,以及學前教育的“入園難”。
今年將實施義務教育和學前教育的“新三年行動計劃”,預計增加11.4萬個中小學幼兒園學位,其中今年預計新增2.5萬個學位。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新增學校都向島外傾斜,其中80%的中小學,84%的幼兒園都在島外。這也是在意料之中的,島內學校用地很難找了。
2016年-2018年廈門義務教育和幼兒園新增學位一覽表
備注:(1)一般“項目”指的是“學校”。(2)新開工建設項目,當年并不一定會完成。(3)諸如2016年擬竣工20個中小學項目,新增2萬個學位,并非說這2萬個學位都是小學一年級,2萬個學位是分布在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三年級,此外,如果是新辦學校,不一定各個年級都會開設。
改擴建>>
實小、五緣實驗學校都要改擴建
會議說,將加快實驗小學、五緣實驗學校等直屬學校的改擴建。
市實驗小學在現址的改擴建已經啟動。擴建后,將從37個班增加到60個班。預計2018年才能招生。
五緣實驗學校改擴建后,預計增加36個班,今后,小學將擴至54個班,初中為36個班。
新學校>>
濱南長途汽車站附近要建小學
據說,島內新建的教科院附屬小學位于湖濱南路長途汽車站附近。島外將新增一所直屬小學——新翔小學,它位于翔安區政府附近,招生規模目前為24個班。此外,同安東海小學劃歸廈門實驗中學,成為實驗中學的小學部。
翔安一中將變為市直屬中學。
島外校區>>
五所名校在島外辦“實質性校區”
會議說,今年將推進廈門一中、雙十、外國語學校、科技中學和廈門實驗小學在島外辦“實質性校區”。什么是“實質性校區”?以前,名校島外辦學都是“嫁接”,名校只是派人去島外“支援”;而這一輪的名校島外辦學,都是由名校全權負責,相當于它的一個島外校區。
這五所學校中,目前進度最快的是廈門一中和科技中學的高中部;外國語學校島外實質性校區是首次亮相,將位于集美新城。
五所名校島外校區建設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