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收到的三張假幣。
孩子們趁著周末義賣圍巾,想將所募的善款捐給山區困難孩子,不料卻遭遇“寒心事”——清點時,發現收到三張百元假幣。其中一名孩子的家長林女士致電本報市民熱線5589999反映此事,“孩子們為了做公益,辛苦了一下午,卻沒想到被騙了,這種人真是太沒有公德心了!”
拿壓歲錢批發圍巾希望捐助山區孩子
上周日下午,14名小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在東明路中祥大廈附近進行義賣。他們賣的是圍巾,每條售價20元,希望能將賺到的錢捐給山區的困難孩子。孩子們賣力“推銷”,約兩個小時就把批發來的圍巾都賣了出去。
林女士告訴記者,為了這次義賣,孩子們拿出500多元壓歲錢,批發了圍巾。家長們事先與孩子們說好,義賣得到的錢,將返還孩子們的壓歲錢,剩下的將捐給山區的孩子。孩子們紛紛同意,還特意為這次的活動畫了海報。
但家長和孩子們的興奮勁還沒過,就發現了問題。林女士發現,總共收到善款約1000元,但收到的七張百元紙幣中,有三張的觸感明顯不同。隨后,他們帶著這三張“問題紙幣”來到了附近銀行,經工作人員鑒定,確實是假幣。
孩子們失望而歸假幣已上繳銀行
聽到這個消息,孩子們又郁悶又生氣,強烈要求報警。林女士說,來買圍巾的人,大多只買一條,她估計,這個用假幣的人分了三次來買,但當時來買圍巾的人挺多的,在場的家長還要看著孩子,所以沒有人記得此人的樣子。
因為沒有證據,林女士讓孩子們將假幣交給銀行,并且告訴孩子們,不能讓假幣再次流通,必須交給銀行處理。原本令人興奮的“義賣”活動,最終讓孩子們失望而歸。林女士說,雖然遭遇曲折,所得善款還是會按計劃捐出。
【聲音】
欺騙愛心的行為同造假鈔一樣惡劣
廈門大學社會學教授朱冬亮認為,明知道自己手中的是假幣,卻趁孩子鑒別能力比較弱,購買他們手中的義賣產品,這樣的人,同制造假幣的人一樣惡劣,道德底線比較低。孩子們做公益,他(她)卻花假幣,兩種行為形成鮮明的對比,而且在孩子內心造成社會負面印象。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