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合格證抵押問題,已成為行業(yè)潛規(guī)則!昨日,廈門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部門提醒消費者,購車時,要防止新車變“黑車”。
【案例1】
用了三張臨時牌照 新車車牌還沒著落
買了新車本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車主卻高興不起來。因為他拿到了新車之后,卻沒有拿到應該隨車而來的車輛合格證。
去年12月份,歐先生在集美后溪某4S店購買了一輛小型汽車,首付付了七萬多元。購車時銷售承諾一個月就能上牌,誰知到了提車時4S店只給了一個臨時牌,并告知會盡快給正式上牌。歐先生沒辦法,只能先將車開了回去。
提車時,如果新車沒有車輛合格證,可拒收和拒付款。陳立新攝
后來,歐先生來回又折騰了兩張臨牌延期,這時候4S店還是告知沒辦法上牌。
“已經用到第三張臨時牌照了,為何正式車牌還沒著落?”歐先生心里“打鼓”,最后選擇拿起了手中的電話,聯(lián)系了12315消費者維權中心。
經過灌口市場監(jiān)督管理工作人員溝通協(xié)調,最終,這家4S店同意馬上安排正式上牌。
但有此遭遇的消費者并非歐先生一人。據(jù)了解,半年來,僅灌口市場監(jiān)督管理所已收到同類投訴80多起。
【案例2】
汽車4S店倒閉 新車變“黑車”
但有些人就沒有歐先生那么幸運,趕上汽車4S店倒閉,就不得不走法律途徑維權。
2015年9月13日,王女士在廈門和齊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購買了一輛“馬自達3”轎車,合同約定9月30日提車,因該公司將車輛抵押給銀行,直至去年10月5日仍未能提供車輛合格證,導致無法上牌和無法購買保險。
雖然王女士向我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部門投訴維權,但因“和齊汽車”資金出現(xiàn)嚴重困難,多次承諾均無法兌現(xiàn),調解失敗。最終,王女士不得不選擇司法途徑來維權。
記者從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舉報投訴處理指揮中心了解到,2015年,該中心共收到關于“和齊汽車”拖延提供車輛合格證導致車輛無法掛牌問題的投訴30件。目前,該公司已宣布倒閉,消費者購買該公司的車輛仍屬銀行抵押物。
此類問題,也被市消保委列為“廈門市2015年十大消費典型案例”之一。
【揭秘】
經銷商抵押合格證 風險轉嫁給消費者
車已經賣了,車商為何不肯把車輛合格證拿出來呢?
記者了解到,汽車市場普遍存在以“車輛合格證抵押貸款”的融資模式。汽車經銷商與汽車制造商、銀行簽定三方協(xié)議,汽車經銷商用車輛合格證在銀行抵押貸款付購車款,車賣出后去銀行解除抵押,贖回車輛合格證。
“一般是做半年或者八個月這種貸款,保持4S店擁有穩(wěn)定的流動資金。”業(yè)內人士林先生說,作為大件交易商品,汽車在流通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流動資金。有些汽車經銷商會把汽車的合格證拿到熟悉的銀行去做短期貸款,等客戶去買了車,4S店拿到錢,再到銀行去把貸款還清,把車輛合格證再“贖”回來。
這種抵押模式,也讓消費者承擔了風險。如果因汽車經銷商挪用消費者購車款而不能贖回合格證,消費者正常上牌照等權利就無法實現(xiàn)。尤其在車市下行期,市場需求下滑的時候,這種“拆東墻補西墻”的手段更像是在“玩火”。汽車經銷商一旦資金鏈斷裂,可能不能立刻償還銀行貸款,銀行自然也不會交出之前抵押的合格證。
【提醒】
對經銷商作前期了解
無合格證則拒絕付款
我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部門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選購新車時應當對汽車經銷商的情況做前期的了解,同時在購車合同中要明確提車時必須附隨汽車合格證的要求,盡量提高提車付款的比例以及汽車經銷商違約時的法律責任。如果在實際提車時車輛不具備汽車合格證及其他上牌必備文件則拒絕接收和付款。對于在汽車合格證方面有爭議的,消費者應當?shù)谝粫r間向相關部門進行投訴、舉報或申請維權,以確保自身權益不受損害。如消費者還有相應訴求確實無法快速、有效處理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盡快采取申請財產保全等措施,防止損失的發(fā)生和擴大。 (記者陳滿意)
【鏈接】
沒有車輛合格證
會帶來很多麻煩
車輛合格證就是車的“身份證”,沒有它,新車變“黑車” 。
車輛合格證,是機動車生產企業(yè)印制并隨車發(fā)送的證明車輛合格的法定文件。
汽車合格證,還是消費者汽車掛牌和購買保險的有效憑證,沒有合格證就不能正常掛牌,部分險種也不能生效。根據(jù)盜搶險免責條款規(guī)定,車輛無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核發(fā)的行駛證或車牌號,不在理賠范圍。
按照《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guī)定》第十條規(guī)定“家用汽車產品應當具有中文的產品合格證或相關證明以及產品使用說明書、三包憑證、維修保養(yǎng)手冊等隨車文件”。(記者高金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