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閩南網 > 廈門 > 廈門新聞 > 正文

    參與修繕故宮團隊操刀“妝扮”廈大建南大會堂

    來源:廈門日報 2016-03-23 08:11 http://www.iosapp77.com/ 海峽都市報電子版

      改變

      建成60多年來,第一次有了空調和WiFi

      不變

      從窗戶到座椅都遵照原貌,放電影的傳統也將回歸

      建南大會堂是廈大的標志性建筑之一。

      陳嘉庚在建南大會堂前。(廈大供圖)

      大會堂地板刷上了新漆。

      某種角度看,和首批校舍——群賢樓群相比,廈大建南樓群的辨識度更高,它幾乎成為世界注視廈大的地標建筑了。

      去年9月,廈大建南大會堂開始史上最大的翻修,翻修工程目前基本完成,將在廈大95周年校慶系列活動中驚艷亮相。本報的校慶特別報道今日推出“校慶進行時”,為您介紹“王者歸來”的建南大會堂。

      建南大會堂簡介

      建于上世紀50年代

      呈現中西合璧特征

      廈門大學早期建筑群由群賢樓群、芙蓉樓群和建南樓群等組成,是中國近現代校園建筑的典范。其中建南樓群由成義樓、南安樓、建南大會堂、南光樓、成智樓五座樓組成,建南大會堂是建南樓群的標志性建筑物,位于樓群正中,建于1951年-1954年。建南大會堂外觀呈現中西合璧式建筑特征,坐北朝南,占地面積3470平方米,建筑面積5693平方米,建筑面寬47.12米,進深69.035米。建南大會堂總體可分為兩部分:南部為辦公樓,也是建筑的主入口;北部為禮堂主體,包括觀眾廳和舞臺。

      建南大會堂揭秘

      因捐贈人籍貫得名

      廈大官方微信說,建南大會堂命名由來,也是費一番心思。它之所以不叫“大禮堂”而叫“大會堂”,是因為陳嘉庚要避開宗教色彩。 “建南”二字,是由于捐贈巨資的李光前先生原籍為福建南安,因此縮寫為“建南”以示紀念。

      特殊設計寓意深刻

      建南大會堂底層入門廊處到廳里有兩組石板臺階踏步,外面五級,里面三級,總合起來八級。這樣的設計意圖據說出自于陳嘉庚,以此紀念中國人民站起來了,最后是經歷過八年抗戰與三年解放戰爭的艱苦奮戰,勝利來之不易,應當永遠紀念,奮發圖強。建南大會堂底層門廊入大廳,中間的大門的拱塞用輝綠巖雕刻著龍虎圖案,象征龍虎把大門,堅固無比,誰敢來侵犯,最后都要碰得頭破血流。

      誰來翻修?

      翻修要報國家文物局批準,施工團隊曾參與故宮修繕

      建于上世紀50年代的廈門大學建南大會堂,昨日完成它建成后最大的翻修。這次歷時半年之久的大翻修,為的是使它能更像舊時的模樣。不過,雖然模樣未改,但是,“內心”變了:首次安裝了空調,還有WiFi(無線網絡)。

      很多人都是從建南大會堂來認識廈大的。這一氣勢宏偉的建筑是廈大校主陳嘉庚女婿李光前出資興建,陳嘉庚選址并督建,1951年開工,1954年落成。

      廈大資產處說,從建成到現在,建南大會堂都會不定期地翻修,此前最大的一次在2001年。不過,當時僅完成內部改造,此次翻修是建南納入文物保護建筑后的第一次大翻修,從內到外進行全面加固升級。

      校方還介紹說,由于是第六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翻修還不能“輕舉妄動”,必須報國家文物局批準才行。不僅如此,此次中標的北京國文琰園林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來頭不小,據說曾經參與故宮的修繕。

      怎么翻修?

      修舊如舊,結構加固,保留了有故事的“嘉庚鋼屋架”

      校方介紹說,此次翻修主要做兩件事:修舊如舊,結構加固。

      現場的施工人員昨天介紹,屋頂都掀開了,里面做了防水等處理,最后再放瓦片。

      最大的挑戰是結構加固。負責修繕的北京公司介紹說,此次翻修最大的變化是裝了空調,但是,大會堂原有的鋼屋架僅可承擔屋面自身的荷載,如果要增加空調的荷重,就不行了。從建筑學上看,最簡單的手段當然是重新更換屋架。

      不過,一段往事打消了工程師們更換屋架的念頭。建南大會堂建設時,正處于國家困難時期,而且,當時鋼材作為軍事物資,被美國嚴密封鎖。廈大“土著”鄭啟五教授曾經介紹說,陳嘉庚不得不從印尼進口最優質的原木替代,但是,原木能不能勝任,他實際上也沒有什么把握。

      正在這時,時任重工業部代部長的何長工到廈門視察,陳嘉庚請他參觀校園,并刻意向何“炫耀”了大禮堂準備用于橫梁的印尼原木。何部長一下就聽出陳嘉庚的弦外之音,為此特批7條從蘇聯進口的鋼軌。當然,也有記載說,這些鋼軌最終是周恩來總理特批的。

      但是,當時沒有大型的機械吊裝設備,桁架都是在現場進行人工組裝,構件之間的鋼螺栓都是在現場燒至通紅,再由工人用特質的網兜傳遞后,迅速安裝至構件上。

      負責修繕的工程師說,在那樣一個艱苦的年代,集眾人之力才建成了這樣一座宏偉的大禮堂,再加上陳老先生拳拳的愛國之心,我們決定留下這體現出嘉庚風格或者說是嘉庚精神象征的鋼屋架。

      據介紹,最后采用的加固方案是在嚴格驗算的基礎上,只對受力不足的桿件進行局部加固,從而保住了“嘉庚鋼屋架”。

      修了什么?

      恢復朱紅木窗,加了空調和消防通道,有了WiFi

      昨天,工人們在建南大會堂忙著做后期清掃。廈大資產與后勤事務管理處副處長吳愛仙說,從外表上,你看不出它的變化,只會覺得,它更“舊”了。譬如說,翻修之前,會堂的窗戶是鋁合金窗,這次全部恢復朱紅木窗,是大會堂原來的樣子。

      所有的改變都遵循“修舊如舊”,譬如說,窗戶重新粉刷,顏色還是原來的湛藍色;里面的木質椅子照舊用,只是進行了重新油漆。

      但是,它的確又變了。最大的變化是建南大會堂裝空調了!以往夏天,大會堂的大會,降溫只能通過走廊兩側的大風扇,每次開完會,每個人都滿頭大汗。

      另一個變化是拆了三排椅子,布設了消防系統。因為有了消防系統,建南大會堂將可以重新放映電影了。此外,內部的燈光、音響、LED燈都做了提升,還有了WiFi。

      建南大會堂將在廈大95周年校慶系列活動中驚艷亮相,校方說,我們希望“回家”的校友看到它,會說:它還是我當年讀書時的樣子!

      廈大仍由人工敲鐘每天19次精確到秒

      鐘樓位于建南大會堂樓頂,大會堂管理員同時也是敲鐘人

      母校的鐘聲悠悠不斷,隔著一排相思樹,淡定的雨霧,從四十年代的盡頭傳來,恍惚在喚我,逃學的舊生,騎著當日年少的跑車,去白墻紅瓦的囊螢樓上課。

      ——摘自余光中《浪子回頭》

      胡桂鑫在建南大會堂屋頂敲鐘。

      你所不知道的廈大

      廈大至今還保留著人工敲鐘上下課的傳統。敲鐘人每天要敲19次鐘,提醒廈大學生起床、上課、下課。敲鐘也有講究,比如起床鐘要敲得久,但不能急,以保證叫醒學生而不是驚醒。

      距離9:40還有20分鐘,胡桂鑫開始緊張了,每隔十幾秒,她都要下意識地看下手機,屏幕上是閃爍的時鐘,她不能錯過9:40,一分都不行。

      46歲的胡桂鑫和她的丈夫黃坤賢每天都要接受19次這樣的時間考驗,他們是廈大的敲鐘人,每天要敲19次的鐘,提醒廈大學生起床、上課、下課。

      很難想象,一所立志要“走進世界”的大學,至今還保留著人工敲鐘上下課的傳統。廈大校友說,即使抗戰時廈大遷到長汀,也沒有忘記把鐘帶到那里。每當廈大洪亮的鐘聲響起,不僅廈大校區,整個長汀縣城都可以聽到。

      最早的鐘由校主在集美打造

      從歷史記載看,廈大的鐘聲響了95年了,最早的大鐘據說是校主陳嘉庚1919年在老家集美打造而成的。

      現在的鐘樓位于建南大會堂的小天臺,300多斤的黑色鐵鐘掛在棚子下,當中懸著一個敲鐘的大鐵球。據胡桂鑫所知,廈大至少已經敲壞了一口鐘,現在用這口鐘是2001年廈大85周年校慶鑄造的。

      46歲的胡桂鑫和丈夫七年前當起敲鐘人,前任老戴因為生病,依依不舍地把重任交到他們手上。老戴教給他們很多經驗,比如起床鐘要敲得久,但不能急,以保證叫醒學生而不是驚醒。夫婦倆一天要敲19次鐘,早上6:30的鐘聲叫醒學生,每天鐘聲結束于18:20。

      書記校長也要為敲鐘“讓位”

      胡桂鑫和丈夫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建南大會堂管理員。胡桂鑫說,經常有人要來大會堂參觀,突然一個電話說:書記校長在門口了,下來開門吧!不過,在鐘聲面前,廈大的書記、校長也得讓位。胡桂鑫說,如果距離敲鐘時間只有兩三分鐘,她就會告訴來電者:不好意思,要等我敲完鐘再下去。她都會被告知:沒事!你先敲,敲完再下來!

      胡桂鑫經常讓參觀者大吃一驚:人們對敲鐘人的印象還停留在《巴黎圣母院》的卡西莫多。七年前,胡桂鑫也就39歲,她還很活潑,習慣高聲說話,她認為,這可能是敲鐘人的職業習慣。

      除了高聲說話,胡桂鑫和丈夫的另一個職業習慣是:整天被時間吃得死死的。為了能準時敲鐘,他們買了個鬧鐘,每天早上5:30起床,以便六點和電視臺對時間,最后一次對時是晚上七點的新聞聯播。

      在鐘聲響起前的幾分鐘,胡桂鑫已經在天臺等候了,戴上耳塞,抓住鐘繩,然后盯著鬧鐘。當秒針與數字12重合時,她迅速而有力的拉起鐘繩,深沉而又充滿節奏的鐘聲頓時響徹校園。

      鐘聲傳遞著廈大傳統

      沒有人監督他們,不過,幾代的廈大敲鐘人一絲不茍地按時敲鐘。但是,在這個時代,到底有多少人在聽鐘聲?胡桂鑫說,有一次她把上課鐘敲成了預備鈴。有位老教師打電話過來問:“你早上的鐘怎么敲錯了???”

      胡桂鑫說,鐘太重要,它是傳統,鐘聲代表著廈大。

      她不知道的是,廈大的鐘聲,常年縈繞在天南海北的校友心中。曾求學于廈門大學外語系的著名詩人余光中先生,就在《浪子回頭》里回憶了他腦海中的廈大鐘聲。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1. 優化公共資源交易 廈門市上線“評定分離2.0
  2. 2024年年報披露大幕拉開 廈門上市公司陸續
  3. 今起廈門市天氣逐日向好 后天城區最高氣溫
  4.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世遺泉州|名居·蔡氏古民居:串聯海絲路的百年文化密碼(視頻)
    世遺泉州|名居·蔡氏古民居:串聯海絲路的百年文化密碼(視頻)
    醫解百科︱家庭必備 肺結核預防指南(視頻)
    醫解百科︱家庭必備 肺結核預防指南(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愛鳥·護飛 龍巖:強化“大黨建”思維,推動“四鏈” 40歲爸爸輔導兒子作業氣到心梗 醫生:心 法國極右翼領導人勒龐被判監禁和禁止參選 泉州:以“僑”為橋,匯聚發展強大動能 男子1.5萬機票款退票被扣1.4萬 當事人: 永春扶壯“以竹代塑”產業鏈條 普京簽署春季征兵法令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超碰97人人做人人爱| 欧美精品v国产精品v| 波多野结衣与老人| 日韩欧国产精品一区综合无码| 成人a毛片视频免费看| 国内不卡1区2区| 大乳丰满人妻中文字幕日本| 国产激情无码视频在线播放性色| 四只虎免费永久观看|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能播放的|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av| www.夜夜操.com| 一级二级三级毛片| 男女拍拍拍免费视频网站| 经典三级完整版电影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免费一级人片|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福利你懂的|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热| ass日本大乳pics| 视频在线免费观看资源| 欧美最猛黑人XXXXX猛交| 成人免费男女视频网站慢动作| 国产精品99久久久精品无码|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毛片| 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2022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水浒传| 欧美xxxx做受欧美精品| 天天爽天天爽夜夜爽毛片|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破除|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 三上悠亚ssni_229在线播放| 国产免费插插插| 欧美视频久久久| 婷婷五月在线视频| 国产乱子伦在线观看| 五月天精品在线| 91精品国产免费网站|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