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認為幼兒園沒盡到應盡的責任,怒而辦理退學手續
●園方稱不是推卸責任,是希望孩子從事件中得到教育
●專家說講大道理或給孩子造成傷害,柔性引導效果更佳
放學時間去幼兒園接小孩回家,結果被告知兒子自己跑了。有驚無險地找回來,家長反而更憤怒:怎么能讓我不到三歲的兒子,去跟二三十歲的老師道歉呢?幼兒園承認自己工作上存在疏漏,但也強調要求孩子道歉并不是把責任推給孩子。
事件 孩子貪玩溜出幼兒園
把孩子送去幼兒園,結果到了放學時間去接孩子,幼兒園老師卻說孩子丟了?上周一,姚女士就遇上了這樣的事,近日,姚女士撥打本報熱線968820反映此事:“我剛到湖里的瑞吉歐幼兒園門口,幼兒園老師一開始以為兒子多多(化名)在玩躲貓貓。但再三確認后,發現多多的確不在幼兒園內。”
當天,姚女士到幼兒園時,多多已經不見了10分鐘。姚女士和幼兒園的老師們急壞了,立即在幼兒園周邊搜尋。
后來多多在路邊玩石頭時,被幼兒園同班同學的家長發現,熱心家長立即到幼兒園告知老師。但等姚女士和老師得到消息時,多多又從熱心家長那里“出走”了。好在多多這次跑得不遠,被后面窮追不舍的老師和家長找到。此時,多多已經離開幼兒園近40分鐘。
記者向幼兒園方面求證,園方說確有此事,但表示事出偶然,并承認自己工作上的疏漏才造成多多一度走失。幼兒園相關負責人先后三次登門賠禮道歉,希望得到姚女士的諒解。
爭議 幼兒園稱和家長存在誤會
按說事情發展到這里,似乎可以告一段落了,但事實并非如此。園方的一個做法,讓姚女士一怒之下直接辦理了多多的退學手續。“之前幼兒園的負責人來到我家,雖然賠禮道歉了,但是竟然還要我的孩子跟幼兒園老師道歉?”姚女士表示,找到多多以后,家里人始終驚魂未定。作為幼兒園一方,照看好小孩子本該是應盡的責任,然而卻要求小孩子跟老師道歉,“我聽了就很生氣,小孩子能有什么錯,兩周歲多的小孩哪里懂得自己出去很危險?”
記者從瑞吉歐幼兒園了解到,相關負責人的確有說過讓多多跟老師道歉的建議,“不過原話的意思是希望多多跟家長道個歉,再跟老師道個歉,希望他從這件事中得到教育,是從教育多多的角度出發才這樣說的。”幼兒園負責人稱,他們并不是把責任推給小孩子,是姚女士誤解了。
【說法】
律師:
孩子若沒找到
幼兒園要負全責
讓一個兩歲八個月大的孩子向成年老師道歉?對于家長的憤怒,從責任劃分的角度、從幼兒教育的角度,該怎么看?
從責任劃分的角度,律師給出了自己的看法。“多多有驚無險地被找到了,萬一沒找到,幼兒園就要負全責。”信海律師事務所的林敏輝律師表示,幼兒園不同于中小學,幼兒園的小孩都比較小,而且不太懂事,小孩如果在幼兒園走丟,幼兒園毫無疑問要負全責。
心理咨詢師:
孩子年紀太小
道歉意義不大
從幼兒教育的角度,心理咨詢師也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我個人覺得不太合理,也沒有意義。”思明區沁心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心理咨詢師瞿曄告訴記者,三周歲以上的孩子才會漸漸有社會規范意識。“多多因為貪玩出走的行為和心理是正常的,出去玩本來就是孩子的天性。而你這時候跟他講道理,強調規則,往往是事倍功半。”
瞿曄稱,哪怕幼兒園是出于教育目的希望多多跟老師道歉從而吸取教訓,但教育意義并不大。“如果是嚴厲地講大道理,反而會對小孩子造成傷害。”瞿曄認為,可以柔性地去引導教育多多,“比如給孩子講故事,一個人出去玩找不到爸爸媽媽怎么辦之類的。而不是簡單地讓孩子去道歉,這時候的小孩也完全沒意識到自己錯了。”
【互動】
讓一個2歲多的小孩子跟老師道歉,您覺得有教育意義嗎?歡迎本報讀者關注本報旗下的微信公眾平臺“廈門招考”留言您的觀點。
廈門招考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