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宏進行了7次血漿置換。
4月7日,被送到市兒童醫院時,4歲3個月大的宏宏發著高燒,渾身乏力,額頭上出疹子,小便呈醬油色。抽血過后,宏宏被查出血小板只有1萬,血色素只有7克多,而正常同齡孩子的血小板是10萬到30萬,血色素是12到15克,宏宏病情危重。
宏宏到底得了什么病,能被救回么?
患上溶血尿毒綜合癥
小便從琥珀色變醬油色
宏宏的媽媽吳女士說,4月2日,孩子就開始發燒,體溫達39℃,還伴有咳嗽,一直病了好幾天。“4月6日下午,孩子吃了去皮的半截生黃瓜。”她說,晚上孩子肚子痛,上廁所時小便顏色變深,呈粉紅色。她和孩子的父親沒有立即引起重視,拖到第二天早晨,才送孩子就醫。那時,孩子面色蒼白,皮膚有出血點,小便已成了醬油色。
看著孩子小便的顏色加深,血紅蛋白及血小板明顯減少,并伴有腎功能損害,在宏宏入院當天,市兒童醫院的醫生們就考慮他患上溶血尿毒綜合癥。“這個病很罕見,患病概率為10萬分之6,從醫20多年來,我只見過五六例。”市兒童醫院兒童重癥醫學中心執行主任洪少賢說,宏宏立即被送入重癥醫學中心住院治療。
10天搶救
置換4200毫升血漿
“二十年前,溶血尿毒綜合癥的死亡率很高,可以達到90%,因為當時沒有血液凈化技術。”洪少賢說,入院后宏宏病情仍在發展,溶血持續,腎功能損害加重,經過與家屬溝通,醫療團隊決定通過置換血漿的方法治療,以排除聚集在血漿中的致病毒素。
洪少賢介紹,要置換血漿,就必須使用血液凈化機。機器能將血液中的紅細胞和血漿分離,讓紅細胞回到體內,排除不好的血漿,重新補入新鮮冰凍的血漿。宏宏重13公斤左右,每次需要置換600毫升血漿,一共換了7次。“剛開始孩子的血漿是醬油色的,后來逐漸恢復為金黃色。”經過10天的搶救,宏宏總算從鬼門關被拉了回來。
“有了置換血漿技術后,溶血尿毒綜合癥的死亡率下降到0.5%到1%。”洪少賢表示,市兒童醫院的血液凈化機處于全省領先水平,最低可應用于1.5公斤的孩子,設置更精致,濾器更小,安全系數更高。
昨日,記者在病房見到宏宏時,他正在床上玩著汽車,十分活潑調皮。“再觀察兩三天,宏宏就能出院了。”洪少賢告訴記者,大多數溶血尿毒綜合癥患者治愈后將恢復正常生活,只有0.5%至1%的患者會轉為慢性腎功能不全,甚至腎功能衰竭。因此,醫院還將對宏宏隨訪兩年,進行后續觀察。
【醫生說】
呼吸道感染
吃不干凈蔬菜
都有可能是病因
“我們在宏宏的體內監測到了副流感病毒。”市兒童醫院兒童重癥醫學中心執行主任洪少賢介紹,溶血尿毒綜合癥大部分是由病毒感染和細菌感染引起的。宏宏先患上呼吸道感染,又吃了不干凈的黃瓜,因此上述兩個病因的可能性都不能排除。他還強調,家長發現宏宏小便顏色不對時,本應馬上就醫,而不是等到隔天早上,拖延時間才造成宏宏病情加重。
洪少賢還提醒,夏天到了,很多孩子喜歡吃冰涼的食物,但要注意盡量不要生吃蔬菜,吃水果前一定要將其徹底洗凈。若是從冰箱內拿出水果,應放置半小時后在食用,否則不僅不利于孩子吸收,還會損害孩子的腸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