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新機場
計劃2018年基本建成,2020年投入使用。
廈門新機場建設順利推進。(本報記者王火炎航拍器攝)
目前階段需要使用近6000萬立方米海砂,將形成7.58平方公里的陸域。截至目前,已完成海砂吹填2000多萬方,占工程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正在全力拼搶7.58平方公里中最核心的候機樓用地,該塊用地計劃在今年六七月就要移交候機樓建設方使用。
為爭搶進度,盡早完成新機場核心功能區(qū)(候機樓)用地交付,近日,市機場建設指揮部聯合中交上海航道局,提出“大干100天”建設目標,全力拼搶工期。
作為省、市重點工程,廈門新機場是福建省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引擎,計劃2018年基本建成,2020年投入使用,成為“一帶一路”戰(zhàn)略規(guī)劃實施的重要項目。在完成海砂開采區(qū)相關手續(xù)后,自4月初以來,新機場建設進入核心區(qū)造地關鍵階段,多條耙吸船從距離新機場約55公里的東碇島附近取砂,再通過絞吸船“接力”吹填到新機場陸域圍堰中。
市機場建設指揮部介紹,目前階段廈門新機場建設需要使用近6000萬立方米海砂,將形成7.58平方公里的陸域。截至目前,已完成海砂吹填2000多萬方。根據“完成一塊移交一塊”的推進方案,各建設單位正在全力拼搶7.58平方公里中最核心的候機樓用地,該塊用地計劃在今年六七月就要移交候機樓建設方使用,因此工期特別緊張。
據介紹,5月開始,廈門周邊海域風浪較小,耙吸船每月可施工天數不斷增加,進入海上取砂“黃金期”;國內最先進的耙吸船、絞吸船等經過前期磨合,施工效率不斷提升。因此,適時啟動“大干100天”,全體建設者7×24小時奮戰(zhàn),形成了天時地利人和的良好局面。(記者徐景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櫻花爛漫時山間如夢境 廈門各地櫻花迎來盛2025-03-1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yǎng)老事業(yè)短板,提升養(yǎng)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