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豪標配是啥?在農歷八月,閩南、江浙滬一帶的土豪消費清單里絕對少不了它——野生黃花魚,因璨璨如金的外表,已被稱為海里的“土豪金”,它量少、昂貴,品相好的簡直一魚難求!
這也就造成,一條兩三斤重的黃花魚,價格即使炒到5000元、7000元,也會瞬間被土豪們“秒”走。去年,連江定海村有漁民捕獲一尾重約80公斤的野生黃花魚,賣了400多萬元人民幣。真可謂,一條黃花魚,一套廈門房。
這么貴的魚,多釣幾條,豈不是可以改變命運?圍觀群眾蠢蠢欲動,也想扛著一把魚竿面朝大海,坐等發大財。想得美!你知道,茫茫大海,要去哪兒釣嗎?你知道,黃花魚嘴巴有多刁嗎?你知道,從海上到餐桌,有多少保鮮門道嗎?
那么,來聽聽資深漁民揭開這其中的奧秘,導報記者也只能幫你到這里了。
誰在吃? 土豪展開好魚爭奪戰
黃花魚這么貴,是不是有“炒魚族”虛高喊價,而非真正的買家?導報記者了解了一下,發現土豪們還真舍得花錢吃黃花魚這種“海里的土豪金”。
前幾天,東山島一漁民釣起一尾3.2斤的野生黃花魚,他發了條朋友圈,立馬被溫州土豪以7300元的價格秒走,晚幾秒看到的廈門土豪們只能捶胸頓足。因為今年,因洋流原因,目前4斤以上的野生黃花魚幾乎還沒有出現,3斤出頭的已是餐桌上的頂級貨。“每年農歷四月,黃花魚就開始南下了,它們沿著海岸線,由北往南,從東海到臺灣海峽。現在正是旺季,但今年的魚,因洋流影響,來得略慢了些。”東山縣銅陵鎮資深漁民阿幫說。
即便如此,土豪們也依然不放過任何一條好魚。馬上進入農歷八月,“隨著中秋宴請和送禮需求的增大,近日預訂黃花魚的客戶激增,要按排位供貨了。”廈門賣野生海釣魚的小未說,土豪們對好魚的爭奪將空前激烈,價格自然也水漲船高,“也許今天兩斤重的野生黃花魚才賣1500元/斤,明天就賣2000元/斤了”。
其實,除了節日因素外,野生黃花魚一直被民間認為有一定藥療效果,由于數量稀少,加上沿海各地捕撈強度加劇,目前瀕臨滅絕。這種魚的魚鰾,俗稱“魚膠”,素有“貴如黃金”之說,有滋補肝腎的功效,止血甚佳,尤對孕婦產后血崩等有食后病除之效,還可強身健體、大補元氣,深受閩南地區土豪們的青睞。
啥魚貴? 魚,釣上來的更金貴
當然,只有極品檔次的黃花魚才能賣到廈門房的價位。而不同品次的魚,價格梯度就分得越細。野生黃花魚的價格,已精確到以兩計,九兩重的和一斤重的,價位可差200元/斤。一斤重以上的,價格還要考慮它的死法和身材,得按具體情況報價。“這兩天的價格還算穩定,也許是農歷八月前的最低價了吧。過了八月,到十月下旬,價格才會回落。”阿幫說,目前一至三兩重的小魚,80-100元一斤;三至五兩重的,230-250元一斤;五至七兩重的,300-320元一斤;七至九兩重的,400元左右一斤。妙的是,九兩至一斤一兩重的,價格立馬飛躍到600多元一斤,上三斤的魚,已賣到了2300元一斤。
除了重量外,土豪們還要看它夠不夠美,死法不同,身材不同,價格也相去甚遠。比如,拖網上岸的野生黃花魚,因它的魚鱗、魚翅受損,賣相不好,保鮮時間不長,價格直降三成。若它是釣鉤而起,通身金黃,特別是有著纖細的“小蠻腰”和撩人的黃金尾,那么它的身價會再上一層。
誰在釣? 天價的背后是精深門道
既然這么值錢,豈不是有很多人蜂擁而至,都想去釣魚賺錢?當然想,就連阿幫也想,可是,作為東山本地漁民,他也釣不到。釣黃花魚,除了要舍得下血本,也是大有門道。
一、講究門道
“一畝三分地,這是老漁民家傳下來的,別人動不了。”阿幫說,20年前,十幾斤重的黃花魚,一條也就賣600元,那時大家都不愛要。堅持下來的漁民,在東山這一帶,大家也就默認了這是他們的“生意”。
這些漁民,凌晨4點左右出海,只帶自家人,采用延繩釣法,一條繩子上有80-100個魚鉤,一般情況下,一條船上坐4-5人,出海一次帶20條繩,隨著船前進,他們迅速將繩子牽進海里。
以為這就完事了?看似機械操作,其中門道精深。“潮流、水溫、氣壓、水域位置,都是能不能有漁獲的關鍵因素。”阿幫說,據他所知,不同條件下,浮球所放的位置就不同,比如,氣壓低時,黃花魚喜歡往深處游,實際操作起來,需要有豐富的經驗,一般人別想搞得定。
當漁民把20條繩、上千個魚鉤都放進海里,也近兩小時了,若沒魚上鉤,就收回返航,一般無法重復使用。另外,因為追求保鮮程度,若有魚上鉤,在兩小時內,他們也必須返航。
二、血本極大
而且,在餌料上,漁民也是下了血本的。黃花魚雖說是雜食,但不同時間,喜歡吃的東西不同。“六月、七月,是小管季,黃花魚也愛吃小管。60元一斤的小管,漁民出海一次要帶上20斤做餌料。”阿幫說,大家看到的是天價的漁獲,漁民賺了大錢,但實際上,投入也很大。
除了小管外,黃花魚還喜歡鯖魚、龍頭魚、白蝦、河魚、沙丁魚。這變幻莫測的口味,完全看它的心情,今天用白蝦,明天最好換河魚,不然,黃花魚可能就不理你啦!或許,它也挑肥揀瘦,知道魚蝦各自肥美的日子,要吃就吃最好的。
三、保鮮有術
若是有魚上鉤,漁民的船立馬就掉頭,往岸邊開,這爭分奪秒趕的是它的鮮度。和其他海魚不同,野生黃花魚上岸就斷氣,還不能直接碰冰水,得經過一番細心包裹后,再敷上適當的冰塊,蓋上棉被,仔細伺候著,保持最大鮮度,送到客人手里。
有意思的是,黃花魚在上岸后的保鮮流程,會直接影響它的色澤。“在水清時,它看起來是白的,初一、十五,水渾濁時,它看起來才是金色的。”阿幫說,當魚釣起來是白色的,漁民將它包裹好隔絕光線,過一會兒,它外身就會變成金色,這是一項技術活,“其中沒有添加劑,完全靠的是個人經驗和對魚品、時間的把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推進廈漳同城化 廈門地鐵6號線全線軌通2025-03-2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