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太陽在空中驚鴻一瞥地現身,隨后便是一整天的陰云密布。由于缺少陽光的撫慰,氣溫欲振乏力。氣象部門預測,未來三天廈門將以多云天氣為主,晝夜溫差加大,白天氣溫會逐日攀高,空氣濕度則顯著回落。早出晚歸的市民要注意多穿些衣服,避免受涼感冒。
昨日的天氣以陰天為主,不少地方還飄落了零星小雨。市區最高氣溫達24.3℃。
雖然寒露節氣已過,但廈門至今還未真正入秋——按照氣象學的標準,平均氣溫連續5天低于22℃才算入秋。一般廈門要到10月下旬才會達到這個標準。未來三天,副熱帶高壓將全面掌控廈門,我市天氣將逐漸轉好,白天氣溫攀高,市區最高氣溫可達29℃。與此同時,弱冷空氣不斷從低層滲透,所以東北風一直勁吹,夜晨涼意如水。市區夜晨最低氣溫在22℃上下。晝夜溫差較大,市民要及時添減衣物。
清朝道光年間的《廈門志》說:“海中之颶,四時皆發。”一年到頭,都會有臺風生成、發展。眼下已是農歷九月,但臺風并沒有消停。如今,在菲律賓以東的洋面上,有多個臺風胚胎正在孕育,其中最壯實的一個可能在兩天內生成為今年第21號臺風“莎莉嘉”。預計“莎莉嘉”生成后,將向西偏北方向移動,穿過菲律賓后進入我國南海。就目前的大氣環流形勢分析,“莎莉嘉”不太可能往福建沿海方向移動,它的目標應該是海南沿海。它可能會在本周末給廈門沿海送來大風,對陸地影響不大。不過,“莎莉嘉”未來的發展還存在很大變數,需要嚴密監測。
【鏈接】
影響廈門的臺風
最晚是12月初
在西太平洋和我國南海,每個月都可能有臺風生成,平均每年生成的數量是27個,大多集中在7月至10月。登陸我國的臺風每年平均達到7個,對廈門有影響的臺風每年平均有3.6個,嚴重影響的臺風是每兩年一至兩個,正面登陸或嚴重影響廈門的臺風幾乎是每五年就會有一個,因此防臺風是廈門氣象災害防御的首要任務。影響廈門的臺風最早出現在4月底,最晚是12月初。 (記者 殷磊 通訊員 小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廈門國際石材展覽會開幕2025-03-1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