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紛易發各方說辭難以認定
隨著新人參與度的提高,攝影機構種類、數量的增多,婚紗攝影里的有些問題不容忽視。同樣是在社交平臺曬婚紗照,張穎的文字幸福洋溢,而浙江游客莊女士的微博卻都是對某自由攝影師的不滿。
莊女士告訴記者,她經微博搜索關注了某自由攝影師。來廈前,她與攝影師進行了前期溝通,選定了7200元的套餐,通過微信支付了720元的定金。拍攝當天,莊女士及愛人才被告知景區門票、交通費全得自掏腰包。為了不耽誤行程,莊女士及愛人支付了他們及攝影師等的門票、交通費用,但成片出來后,因不滿意拍攝效果,他們與攝影師的矛盾集中爆發。
類似的糾紛并不罕見。記者了解到,新人與攝影師之間的矛盾多集中在二次消費、拍攝效果等方面。個人審美不同、行業門檻低、攝影師良莠不齊等都是不可回避的原因。另外,雙方溝通多通過微信,未能就拍攝方方面面進行充分約定并通過協議形式確定下來,糾紛發生后,各方說辭難以認定,受委屈的可能是新人,也可能是攝影師。
呼吁規范行業發展
福建省攝影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黃伯龍結合自己多年從業經歷認為,廈門有的是得天獨厚的婚紗攝影景觀資源,早已是國內婚紗攝影勝地,但存在問題不可否認。“不論是行業協會還是統一的服務平臺,廈門目前都沒有。”
在黃伯龍看來,若有行業協會或統一服務平臺,就可改變新人、攝影機構糾紛發生后投訴無門的現狀,專業的第三方可進行居中協調;此外,還可以指導、規范、監督整個行業。
為了廈門婚紗攝影發展及廈門城市形象的維護、提升,黃伯龍認為,協會或平臺的另一重要任務就是服務在廈、來廈新人及攝影機構。“旅拍盛行,新人、攝影機構落地后都需要專業的服務,協會、平臺的功能就是滿足他們的需求,提供各種便利。”此外,協會、平臺還可通過各種形式規范、監督行業,如倡導文明拍攝、抵制不合理競爭等。
婚紗攝影本是美好的一件事,“作為攝影師、從業人員,我們呼吁行業規范,希望有相關部門牽頭、扶持,歡迎各地新人、攝影師來廈,讓廈門婚紗攝影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