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神聚氣,欣賞一場非遺文化技能展演;加冠及笄,參加一場漢服成人禮……11月3日下午,第十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博會閩南古鎮分會場活動啟動,系列活動精彩亮相,吸引上千市民。
文博會閩南古鎮分會場吸引了眾多市民。藝美家 攝
作為今年文博會重要分會場之一,此次閩南古鎮分會場活動由湖里區文體出版旅游局、殿前街道辦事處指導,第十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博會組委會主辦。11月3日-6日,市民可前往免費體驗參觀。
留學生現場學南音吟唱
3日下午,在文博會閩南古鎮分會場啟動儀式現場,幾位南音老者表演著名曲目《出畫堂》。主唱者居中而立,伴奏四人兩旁列坐,用簫管和檀板應和著。歌聲如泣如訴,迂回婉轉,令現場觀眾沉醉其中。
吟唱完畢,兩個留學生觀眾表示被精彩表演所震撼,想現場學習南音。剛開始,他們只能像念白似的清唱,逗得場下觀眾大笑。經過老師兩輪演示,兩人進步到帶有閩南方言的吟唱,博得現場熱烈掌聲。“很難,但真的很好聽,以后還會繼續學下去。”其中一位來自巴基斯坦的留學生習瑞表示。
據悉,除了南音表演外,活動期間在閩南古鎮還有各類漢式文化體驗,比如漢式成人禮、漢服才藝秀和漢式集體婚禮等。“學非遺技藝,著漢服,行漢禮,舉辦這些具有傳統文化氣息的活動,目的是為了喚醒大家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增強文化自信。”活動主辦方相關人員告訴記者。
非遺文化作品亮相朝天宮
除了豐富的節目表演外,還有多個非遺文化展供市民參觀。
3日-6日,中國歷代碑拓精品巡展在閩南古鎮茶博館舉辦,四十余件碑刻原拓將與市民見面。碑拓內容從先秦延續到清代,跨越二千余年,彌足珍貴。“一眼千年,金石永存,碑拓有一種蒼茫深厚的金石之美,它書寫的歷史值得細細品味。”專門前來觀看展出的市民戴女士說道。
與此同時,在閩南古鎮朝天宮還將舉辦首屆非遺文化巡回展,市民們將觀賞到許多非遺的古法工藝,如漳浦剪紙、木雕技藝、棉花畫等。市民朋友還可以現場學習漳州木版年畫制作,零距離感受、了解、體驗非遺文化,感受閩南民間文化魅力。
“殿前街道是閩南非遺文化保護的重要陣地,而閩南古鎮是臺灣團隊在運作,在這里舉辦非遺文化巡回展,是兩岸文化一脈相承的體現,同時也希望雙方在交流中探索出新的文化交流模式,為文博會添彩。”殿前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商建坤說道。
活動預告
漢服傳統禮儀文化演出
時間:11月4日-5日16:00開始
地點:閩南古鎮茶博館
閩南非遺文化傳承展品展示
時間:11月3日-6日9:00-18:00
地點:閩南古鎮朝天宮
中國歷代碑拓精品巡展
時間:11月3日-6日9:00-18:00
地點:閩南古鎮茶博館
鷺島自行車文化節
時間:11月4日-5日9:00-18:00
地點:閩南古鎮節慶廣場、音樂廣場
布袋戲、大鼓表演、電音三太子
等閩南非遺傳承技藝演示
時間:11月4日-5日15:00開始
(海西晨報記者鄧麗萍 通訊員吳燕燕
地點:閩南古鎮朝天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