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廈門市要打造1個市級兒童關愛保護樣板,6個兒童關愛保護特色項目,一區一個。近日,我市出臺《2019年兒童關愛行動實施方案》,兒童關愛行動列入全市今年年度重點工作內容之一,要讓關愛兒童落實到具體舉措。
市民政局有關人士說,這部方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2019年“民政服務質量提升年”目標,聚焦特殊困難兒童,實施兒童關愛行動計劃,希望逐步提升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兜底保障水平以及關愛服務能力,讓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有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記者注意到,這份方案里共有八項重點任務,包括完善聯席會議制度、積極開展示范活動、扎實做好兒童工作人員培訓、進一步拓展兒童福利機構的社會服務功能、積極探索廈門市救助站轉型升級、落實兒童服務管理“三個一”要求、發揮社會力量關愛保護作用、深入開展兒童工作宣傳。
方案還明確了保障措施,各區要結合實際,做好調研,找出短板,進一步研究制定兒童關愛具體操作項目,充分整合各方資源,推動項目落地。
鏈接
方案明確八項重點任務
整合社會救助、農村留守兒童聯席會議制度資源,建立特殊未成年人保護的長效機制,構建源頭預防機制、強制報告機制、應急處置機制、評估幫扶機制、強化監護干預機制。
打造1個市級兒童關愛保護樣板,各區分別打造1個兒童關愛保護特色項目、3-5個基礎示范點,進一步提高示范區域覆蓋面和受惠人數。
進一步加強兒童工作管理服務人員培訓教育,市級進行重點培訓,區級組織全面培訓,實現培訓全覆蓋,提高基層兒童關愛保護水平和能力。
探索兒童福利機構將服務對象輻射到社會困難家庭的殘疾兒童,提高福利機構服務水平和能力。
對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遭受監護侵害、暫時無人監護等未成年人積極實施救助,承擔臨時監護責任,協助推進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關愛服務,對鎮(街)、村(居)開展監護監督等工作進行政策指導和技術支持。
依托全國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信息管理系統加強動態管理,落實“三個一”工作要求:推廣“一類一策”,落實監護責任、戶籍登記、返校復學、就醫康復等方面關愛保護;完善“一人一檔”,確保父母、監護人、村居聯絡人等信息完整無誤;實行“一變一更”,每遇變動信息及時更新。
支持引導企業、社會團體、社會組織、志愿者隊伍等社會力量在監護監督、危機干預、心理關愛、課業輔導、周末課堂、興趣課堂、公益教育等方面支持特色關愛服務活動。
開展主題宣傳,促進未成年人父母自覺履行監護責任。挖掘和宣傳關愛保護先進典型,宣傳困境和留守兒童求助渠道。指導各區在車站、地鐵、公交、社(村)居等人群聚集主要場所,宣傳關愛保護法規政策。(廈門日報記者 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