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的市民發(fā)現(xiàn),近期,身邊的行道樹陸續(xù)掛上了一個圓形的小牌子,上面有樹的種類名稱及二維碼。記者從市綠化中心了解到,這些牌子相當于樹的“身份證”。近期我市的95種、35000棵行道樹都將掛上這樣的牌子,覆蓋島內(nèi)15條主干道以及部分主要綠地。
市民驚奇 芒果原來叫杧果大王椰子真的“姓王”
在蓮前路上,不少市民都看到了掛在樹上的小牌子。家住臥龍曉城的陳先生對其中一塊牌子寫的“杧果”二字產(chǎn)生了疑問。陳先生說,這種行道樹夏天結(jié)很多果子,雖然沒有水果店里那么好看,但也能認出是芒果。“這個名字是不是寫錯了?”陳先生起初很疑惑,不過,他拿起手機掃描二維碼后找到了答案。手機屏幕上跳轉(zhuǎn)出的相關(guān)資料顯示,“杧果”是這種樹木的學名,“芒果”是它果實的名稱。陳先生恍然大悟:“杧果原來就是芒果,長見識了。”
還有一種行道樹叫大王椰子,市民們都熟悉,不過新近掛上的小牌子上,它的名字叫“王棕”,很像一個男生的姓名。帶孩子散步的王女士掃了二維碼,認真看完介紹后說:“認識大王椰子這么久了,還是第一次知道它原來也‘姓王’,真有意思。”記者掃描發(fā)現(xiàn),相關(guān)資料明確寫著“王棕,俗名大王椰子”。
雙重功能 明確責任單位讓市民了解這些樹
市綠化中心相關(guān)負責人介紹,給樹木掛牌子,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起到科普宣傳作用。“我市去年被評為全國生態(tài)園林城市,但是不少市民對我市的行道樹還不熟悉,掛上這些牌子后,市民一眼就能看到這些樹的名稱,掃二維碼還能進一步了解這些樹木的出處、科屬等內(nèi)容,就像是給這些樹掛上了‘身份證’一樣。”
這位負責人說,這些小牌還有一個功能,每塊牌子上都明確標明了責任單位。市民如果發(fā)現(xiàn)這些行道樹出現(xiàn)了問題,比如生病、長蟲、意外損壞等情況,可馬上知道要向什么單位反映,由哪個單位負責處理解決。目前牌子的功能只有以上兩個,隨著智能系統(tǒng)的開發(fā)和應(yīng)用,今后還將開發(fā)移動端在線反映、線下快速處理等相關(guān)功能,進一步增加牌子的實用性。
掛牌情況
記者從市綠化中心了解到,本次制作的樹木“身份證”總計35000個,包含95個不同的樹種,主要覆蓋島內(nèi)的廈禾路、湖濱南路、金尚路、蓮前路等15條主干道,以及人民會堂等主要綠地。
相關(guān)負責人表示,掛牌的行道樹主要挑選在人流量大的主干道沿線、公交車站、主要綠地等地點,掛牌高度控制在2米左右,既方便市民掃碼,也盡量減少牌子丟失和破損情況的出現(xiàn)(廈門晚報記者 肖家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