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鏈供應鏈專項貸款+”合作模式、上下游鏈式承保、供應鏈平臺專屬融資產品……近日,廈門銀保監局聯合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市工信局、市商務局、市國資委以及市金融局等五部門,共同出臺《關于進一步深化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提升供應鏈金融服務質效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引導銀行保險機構持續提升供應鏈金融服務質效,持續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慢、融資貴”問題,助力提升廈門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競爭力。我市銀行業保險業機構第一時間行動起來,積極推動產品創新和服務對接,用一系列切實有效的舉措將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做深做實。
9大點20條實施意見
推進供應鏈金融創新試點
記者從廈門銀保監局了解到,作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廈門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七以七為”重要部署的具體舉措,本次《實施意見》共計提出九大點20條實施意見,緊扣廈門產業發展實際,著力于引導銀行保險機構優化信貸政策,加強與核心企業合作,提升數字化應用水平,增強保險保障功能,突出特色優勢發揮,守住風險合規底線,并建立監測引導、評價宣導、部門協同等工作機制。
其中,《實施意見》重點鼓勵支持轄內銀行保險機構以外貿產業鏈為切入點,加快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創新試點步伐。同時,作為政策配套落實機制,廈門銀保監局還首次建立了覆蓋廈門8條重點“千億”產業鏈近百家重點企業的專項監測制度,具體包括平板顯示、計算機與通訊設備、半導體和集成電路、機械裝備、生物醫藥與健康、新材料、都市現代農業、現代物流等92家重點企業納入監測名單范圍,持續推動引導銀行保險機構提升信貸支持精準度。
銀保機構全覆蓋
創新定制化金融服務
自《實施意見》出臺以來,我市各銀行保險機構積極響應,研究貫徹落實工作方案,成立專項工作小組和推動團隊,加大產業鏈供應鏈重點企業對接力度,推進各具特色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創新落地,探索為企業提供高水平、定制化綜合金融服務。
其中,國開行廈門市分行以制造業專項貸款、開發性金融支持重點產業貸款等產品為基礎,打造“產業鏈供應鏈專項貸款+”合作模式;廈門信保積極響應國家新能源戰略,通過上下游鏈式承保支持,保障廈門市優質企業積極參與國內外重點供應鏈建設。
建設銀行廈門市分行、中信銀行廈門分行等通過為國有大型集團提供針對性的組合產品服務,自建供應鏈平臺,實現“一點接入、服務全國”的功能;工商銀行廈門市分行創新信用流轉工具“工銀e信”,將產業鏈中高信用債權數字化、憑據化,有效暢通產業鏈供應鏈堵點;交通銀行廈門分行通過開放銀行模式與國家電網對接,解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結算方式單一、票據拆分難、轉讓難、融資難等問題;民生銀行廈門分行通過“鷺燕-海西應收E”項目、平安銀行廈門分行通過“速運E貸”產品等分別在醫藥、物流行業實現供應鏈場景金融服務突破。興業銀行廈門分行聯合廈門柏事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數字證書模式對接人行中征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打造全國首個中征平臺數字證書確認賬款模式,專門用于在中征平臺上的上游供應商融資。
深入一線精準對接
將金融服務做深做實
“只有真正了解企業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推動金融機構精準地將金融資源注入實體經濟。”廈門銀保監局相關負責人這樣告訴記者。“對于國有大型企業來說,期待通過發揮企業本身在供應鏈管理方面的優勢,加強與銀行機構的合作,延伸服務上下游企業,完善產業鏈供應鏈生態。對于小微企業來說,希望銀行能夠通過多樣化、多渠道的線上服務,提高融資的便利性、可得性。”廈門銀保監局通過深入開展“再學習、再調研、再落實”活動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堅持問需于企、問策于企,深入企業一線走訪調研,聚焦問題、持續發力,加強政策引導、推動銀企對接,積極推動引導轄內銀行保險機構加快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創新探索步伐,用實際行動推進廈門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城市建設。
據了解,今年以來,廈門銀行業保險業支持產業鏈供應鏈取得初步成效,信貸規模保持穩步增長,特別是在供應鏈管理、新材料產業鏈等領域增長突出。(記者 呂洋 通訊員 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