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廈門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主要負責起草的建設工程電子投標保函平臺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將于10月30日正式實施。據悉,該《標準》是全國首個建設工程電子投標保函平臺地方標準。
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從平臺建設、運行管理和接口接入三個方面,《標準》對建設工程電子投標保函平臺進行了規范。《標準》具有創新性、先進性和高效性等特點,可實現“防止信息泄露”“開放無歧視對接”“保函在線理賠”“平臺標準化管理”等四方面目標。
去年8月1日,我市建設工程電子投標保函平臺上線運行,開啟了我市“互聯網+工程招投標+金融”的云上新模式。通過這一平臺,企業實現了信息管理和電子投標保函在線購買、在線提交、在線核驗及在線理賠等功能的全流程網上辦。具體來說,投標人一趟不用跑可輕松線上辦理電子投標保函,招標人一趟不用跑可快速線上發起索賠,行業監管部門可實時線上智慧監管。
《標準》實施后,電子投標保函使用率有望進一步提升。記者了解到,《標準》可加速電子投標保函在我市公共資源交易活動中的推廣應用,進一步降低投標人的交易成本,提高中小微企業參與投標的活躍度。值得一提的是,《標準》還能為我市工程建設項目以外的其他公共資源交易領域的電子投標保函平臺建設、運行和管理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鑒。《標準》實施后,將進一步提升我市公共資源交易服務水平,為優化我市營商環境提供“智力支撐”。
電子投標保函成效顯著
去年8月1日至今年9月30日,全市超過1300個工程建設項目應用電子投標保函,超過30萬家次投標人使用電子投標保函參加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交易活動,使用率超過95%,為投標人釋放資金近千億元。(廈門日報記者 翁華鴻 通訊員 陳青 王金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