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廈門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我市立法推動科學技術創新進步,為我市更高水平建設高素質創新創業之城提供更加有力、更加精準的法治保障。今日,《廈門經濟特區科學技術創新進步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提交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六次會議審議。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圍繞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發展、加快科技創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今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再次提出,要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創新作為一項國策,積極鼓勵支持創新。此次開展科技創新領域立法,是市人大常委會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徹落實省委對廈門工作要求,落實市委關于經濟工作對標深圳工作要求的重大舉措。
據了解,早在2008年,我市就頒布了《廈門經濟特區科學技術進步條例》,法規實施以來,有力推動了全市科技事業的發展與進步。近年來,我市科技創新工作交出亮眼成績單: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廈門片區考核評估結果連續三年居全省前列;去年凈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54家,創歷史新高,資格有效總數達到2282家;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超過37件;技術合同交易額突破百億元。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對科技創新體制機制、科技創新環境建設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市人大常委會有關人士表示,有必要制定一部“升級版”法規推動科技創新進步,“加強科技創新領域立法,形成支持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確保重大改革于法有據,以法治方式引領、規范、促進和保障科技創新活動,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
《條例草案》緊緊圍繞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立足我市科技創新工作實際情況,借鑒各省市科技創新立法經驗,以創新驅動發展為出發點,圍繞創新科技工作機制、促進研究開發和成果轉化、加強科技創新保障等方面進行了制度設計,著力解決制約科技創新發展的問題和短板,有許多重要制度設計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記者 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