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市園林植物園,秋日美景讓人心醉:西山園的向日葵油畫般盛放,丹桂滿園飄香,萬石湖秋波澹澹……植物園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的各項工程都在穩步推進。一個熟悉而又嶄新的植物園有哪些令人驚喜的改變?本報記者搶鮮打卡這一系列悄然變化的設施和景觀。
更安全
路面“白改黑”、人車分流
來到植物園西門,記者發現西門游客中心外的小廣場,視覺上更加寬敞大方了。記者了解到,門口的花壇經過重新設計和打理,更美觀的同時,通行也比往日方便。
一進園內,就能看到植物園最顯著的變化——南洋杉疏林草坪旁,游人們熟悉的萬石路鋪上了平整的瀝青。植物園副主任蔡邦平博士介紹,按照相關創建標準,園區的路面近期完成了一部分“白改黑”和人車分流改造,與往日的水泥路比起來,景交車的通行更順暢,健步的行人也更安全。
走在通向多肉植物區的路上,記者看到個別地勢較高的轉彎處,護欄加高加固了,讓停留賞景的人群多一份安心。“原本不到半人高的護欄升級了,拍起照來,白色欄桿配上黑色路面,畫面更清新別致,更有園林詩意。”當日,正在游園的市民孫小姐對記者說。
更便民
設置10個景交車站點方便乘車
雨林世界的入口處,兩座剛剛落成的景交車站點讓人眼前一亮。白色的候車亭廊下,已經有好奇的游人迫不及待,走進這座別致的小建筑里觀賞、歇腳。多肉植物區站、南洋杉疏林草坪站也露出真容:它們有的設計了梁枋和斗拱等傳統元素,頗具仿古意蘊,和植物園內的園林小品風格相統一,與景色相得益彰。
據了解,植物園為10個景交車站點都精心設計了各不相同的外觀。全部完工后,所有上、下行站點將連點成線,共同構成園內游覽觀光的交通樞紐,除了乘車、休憩,還將添置自動售貨機、電子站牌等便民功能。
此外,園區各處都立起了新設計的指引牌,文字和圖案清新素雅,并印有中英日韓4種語言。道路邊,通往各個專類園和景點的方向、距離一目了然。景交車站旁的站牌,配套了全新的線路圖、首末班次等注解。
更聰明
智慧景區系統即將上線
植物園不僅是一處拍照休閑的旅游勝地,更是一部值得細讀的“百科全書”。據了解,智慧景區系統即將上線,可以讓更多游人通過隨身攜帶的手機,了解植物園的內涵和故事,讓長久沉淀的植物特色和歷史文化得到普及。另一方面,植物園還為游人設計了多條精品旅游線路,配合智慧景區的電子講解,游玩意趣滿滿。
蔡邦平介紹,目前,智慧景區中心的主體建筑已完工,園內智慧景區所需的硬件設施已經開始搭建,預計11月底完工,軟件部分也正在設計和調試。等正式上線后,市民游客可以通過小程序、微信公眾號等終端平臺,與這個無所不知的“向導”見面,拿起手機“玩轉”植物園。
鏈接
一處驚喜正在孕育
靠近市園林植物園新南門的閩臺植物園是最年輕的專類園,此前種下的特色植物已經生根發芽,有臺灣特有的烏來杜鵑、蘭嶼肉桂、臺灣赤楠,福建紫薇、福建含笑、閩楠,以及荔枝、龍眼、臺灣香檬等兩岸百姓喜愛的樹種。等到植物長大,這里不僅是新的打卡好去處,也將成為對臺植物科研與文化交流的基地。(記者 趙張昀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回到顶部
电话:0595-28985153 传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南路536号五楼 站长统计
CopyRight ©2019 闽南网由福建日报社(集团)主管 版权所有 闽ICP备102065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190010
闽南网拥有闽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闽南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