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項目
●1月份全市419個市重點項目計劃投資119.3億元,實際完成投資149.9億元
●截至3月4日,100個市級重點服務項目,已有81個項目開工;列入省“開門紅”的13個重點服務項目均已動工
對外貿易
●1月-2月,廈門市外貿進出口1347.5億元,同比增長10.9%
●廈門港前兩月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3399.74萬噸,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88.73萬標箱,分別比增5.45%、3.45%
助企惠企
我市實施短周期電力直接交易以及企業穩崗獎補,截至2月底,全市工業企業日均用電量達去年12月的103%以上,用電負荷達108%
春日暖陽灑下,工人們忙碌的身影,打破了清晨的寧靜。幾天前,廈門第二東通道(翔安大橋)項目A3標段海中區關鍵工序已完成,為年底通車奠定堅實基礎。
一年之計在于春。三月的鷺島,綠意盎然,生機勃發,一如全市上下涌動著的沖刺“開門穩”“開門紅”熱潮——項目推進如火如荼,招商引資馬不停蹄,訂單追著生產跑。
2022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重要一年。世紀疫情與百年變局交織,困難和挑戰明顯增多。長風過隘口,奮斗正當時。全市上下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致廈門經濟特區建設40周年賀信重要精神,積極實施“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動部署,切實在“快”“優”“實”上下更大功夫,以滿格能量奮進在高質量發展的“春天里”。
往實里干,干出一番新天地;向“亮”處走,走出一片艷陽天。1月份全市419個市重點項目計劃投資119.3億元,實際完成投資149.9億元。1月-2月,廈門市外貿進出口1347.5億元,同比增長10.9%;廈門港累計完成貨物吞吐量3399.74萬噸,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88.73萬標箱,分別比增5.45%、3.45%;4家廈企入圍新認定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名單……一系列數據傳遞出我市經濟穩健開局的勢頭。
【春之歌】熱火朝天建設忙
眼下,位于同翔高新城的中創新航廈門三期(一階段)項目工地現場,機器轟鳴,車輛穿梭,一派繁忙景象。這一項目于2月初開工,建成后將使廈門成為全球動力電池龍頭企業中創新航產能最大的產業基地,對我市新能源產業集群式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虎力全開向未來。我市組織新年“開門紅”重大項目集中開工、一季度項目集中開工,全力保障推動168個重點項目春節期間不停工、65個項目早復工。截至3月4日,100個市級重點服務項目,已有81個項目開工;列入省“開門紅”的13個重點服務項目均已動工。
展現的是氣勢,提振的是信心,昭示的是前景。這些項目品質優、帶動強,如同春天播下的“金種子”,助力產業提升、跨島發展、民生保障,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積蓄澎湃動能。
踏著春的節拍,奏響奮進的樂章,消費市場同樣激蕩熱潮。
大型實景全沉浸互動演出《廈門喜事》不久前成功首演,這一結合“廈門元素”“華僑文化”的演出有望成為“來廈必看神劇”;“2022廈門消費節”、體育新春冬奧嘉年華活動、汽車博覽會、老字號嘉年華等各類促消費活動,持續激發市民消費熱情。一系列創新舉措豐富供給“菜單”,既帶動了消費擴容提質,也提升了市民幸福感、獲得感。
【春之韻】高質量發展勁頭足
鏗鏘奮進曲中,高質量發展是“主旋律”。以新發展理念為指揮棒,新作為正孕育鷺島新氣象。
國內單體最大柔性AMOLED工廠——廈門天馬顯示科技有限公司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首批產品成功點亮;宏發電聲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發全球首款第五代信號繼電器,并實現量產;優迅高速芯片公司訂單、研發“兩手抓”,預計一季度訂單達1億元,同比增長40%……一個個亮點,譜寫著斗志昂揚、新風撲面的律動樂章。
從困難、危機中捕捉和創造機遇,用創新引領動力之變,我市經濟不斷壯大新增長點、形成發展新動能。
招商引資捷報頻傳,不斷擂響高質量發展“鼓點”:福建首只國家級中小企業發展基金落地廈門;大型鋼鐵企業德龍鋼鐵集團在廈門自貿片區全資新設德信(廈門)實業投資集團;阿里巴巴全球速賣通福建商家運營服務中心落地我市,推動更多“中國制造”從廈門走出去“賣全球”……我市持續推進“快、優、實”抓招商,通過全員精準招商、產業鏈招商,深化項目儲備,力促一批項目落地見效。
高能級項目紛至沓來的背后,是我市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當前,我市正全力爭創國家第二批營商環境創新試點,3月1日正式實施的《廈門經濟特區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將助推各類市場主體競相生長、活力四射。
識變求變應變,積勢蓄勢謀勢。我市堅持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積極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正朝著高質量發展引領示范區不斷邁進。
【春之暖】扶持政策暖風吹
“一開春就斬獲10億元大單!”在廈門海辰新能源,機器24小時不停運轉,工人們鉚足“虎勁”與時間賽跑??偨浝硗貔i程說,一季度,市里先后出臺了增產獎勵、用電補貼、穩崗獎補等政策,更堅定了公司“開門紅”的信心。
坐上“開往春天的飛機”,甘肅省臨夏州小伙馬進海順利入職我市一工業企業。開春以來,已有近2000名外地務工人員分乘11架“點對點”包機,返廈務工。百路達(廈門)工業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吳碧鶯將該服務喻作“及時雨”,“這極大緩解了企業節后用工缺口”。
早謀劃,早部署,破堵點,解難題。今年以來,我市積極鼓勵企業增產增效,實施短周期電力直接交易以及企業穩崗獎補,強化協調服務促進節后復工。政策暖風之下,各工業企業生產平穩。截至2月底,我市工業企業復工率達99%,日均用電量恢復至去年12月的103%以上,用電負荷達108%。
密集派發的“開門紅”政策禮包,也讓中小微企業切實感受到春天的“溫暖”。我市扎實做好疫情期間助力紓困政策接續,并聚焦企業關心的融資問題,加大對中小微企業幫扶力度。與此同時,我市提前兌付上年度外貿政策資金,出臺2022年度外貿扶持政策,促進外貿外資量穩質升。
不負春光謀開局,凝心聚力譜新篇。截至2月底,我市累計出臺促進“開門紅”工作政策文件22份,措施近200條,力求一方面在“提”上補短板、出新招、求突破,另一方面在“效”上看高低、見擔當、顯精神,讓企業“暖意融融”,有更多獲得感。
以勇立潮頭之姿,以勇毅前行之勢,全市上下奮力跑好“第一棒”,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奠定堅實基礎,以更高水平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努力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廈門日報記者 劉艷 林露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