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增值稅大規模留抵退稅,是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的主要內容,也是今年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的關鍵性舉措。記者昨日從廈門市稅務局了解到,該政策落地首月,我市共為2.56萬戶企業辦理留抵退稅37億元,再加上一季度繼續實施的此前出臺的留抵退稅老政策退稅13.89億元,今年1至4月共有超50億元退稅款退到納稅人賬戶上。
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廈門稅務深入落實“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的要求,有力確保退稅紅利以最快速度直達企業賬戶。“下一步,我們還將圍繞建好機制、定好規范、退好稅款、守好關口、防好風險、聚好合力六方面細細謀劃,進一步優化納稅服務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全力打好留抵退稅攻堅戰,繼續為企業紓困減負、提振發展信心、提供強大動力,展現稅務擔當。”廈門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張國鈞表示。
審批速度更快 退稅效率持續提高
“國家實施大規模留抵退稅,并優先安排小微企業,退稅款項很快就到賬了,讓我們感到暖心。”廈門市三鑫實業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黃淑麗接受采訪時表示。
據悉,為實現留抵退稅“早退、快退、退穩、退準”,廈門市稅務局優化退稅流程,專人專崗全程跟蹤督辦,實現“申請-受理-審核-核準-開票-退庫”全程無縫銜接;并實行分級分類審核,讓政策紅包快速“落袋”。
高效的退稅流程,也離不開各部門的密切配合。廈門市財政局、稅務局、人民銀行三部門建立了跨部門退稅減稅降費政策落實協調機制,制定工作方案,明確操作流程,不定期召開聯席會議會商工作進展,發揮好稅務部門“退稅減稅團隊”與我市“協稅助稅團隊”聯合作戰優勢,有力推動各項稅費支持政策落地生效,實現“減得便捷、退得迅速”。
在確保政策紅利直達快享的同時,廈門稅務部門還編制《留抵退稅政策匯編》《留抵退稅稅務風險遵從指引》,通過加強典型案例解析,進一步降低納稅人因非主觀原因導致涉稅違法風險。
宣傳輔導更優 服務效能不斷提升
打好實施大規模留抵退稅這場硬仗,宣傳輔導是關鍵。為確保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直達快享,廈門市稅務局主動為企業提供個性化、精準化輔導服務,讓留抵退稅資金“活水”加速回流至企業。
“是稅管員專門打了電話,提醒我們可以申請留抵退稅,不然我們很可能錯過這項政策紅利!”看著賬上的“進項數據”變成實打實的“真金白銀”,廈門東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黃云花感嘆說。
為確保納稅人懂政策、會操作、快享受,廈門市稅務局在門戶網站設立專欄,集成包括政策文件、政策解讀、圖解、視頻等內容,方便納稅人一站式學習政策;同時,借助稅收大數據手段,主動甄別符合享受條件的受眾,通過電子稅務局和稅企互動平臺向小微企業、制造業等行業企業精準推送政策,覆蓋企業超540萬戶次。稅務部門還印制了4萬余份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宣傳冊,依托辦稅服務廳、發票郵寄配送、上門實地走訪等渠道及時送達納稅人;進商圈、進社區、進樓宇、進企業,開展“地毯式”政策宣講,將好政策直送各類市場主體手中;推出“互動答疑直播間”和專題“納稅人學堂”,開設增值稅留抵退稅專題輔導課程,以專業化、精細化的優質服務,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聲音】
退稅資金幫助企業更好發展
一筆筆退稅資金從紙上落到了賬上,這些錢給企業解決了哪些難題?記者近日走訪了部分已拿到退稅款的企業。
明見(廈門)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見技術”)主要研發、生產、銷售車載360度環視產品。今年來,受疫情影響,明見技術面臨庫存增長、工廠開工動力不足、上游芯片價格一路上揚等嚴峻考驗。“對我們來說,108萬元的留抵退稅款相當于公司兩個多月的開支。”該公司負責人陳從華告訴記者,這筆退稅款的及時到賬,不僅及時為公司的資金循環注入“新動能”,更增加了公司投入研發、開拓業務的“新動力”。
廈門快速公交運營有限公司今年計劃投資6000萬元更新采購27臺18米純電新車,“受益于留抵退稅政策,4月份公司已收到1306.85萬元退稅款,極大緩解了公司的資金壓力及融資成本。而且購入新車后,預計還可享受到即退留抵稅額700萬元左右。”該公司總經理李京元說。
留抵稅額快速落袋,穩住了企業發展的信心,也增加了穩崗擴招的底氣。近日,收到166萬余元留抵退稅款的廈門峰尚商業地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通過集團網站發布了一則“春招”信息,招聘崗位涵蓋寫字樓經理、物業主管、企劃等10個崗位。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因為退稅款及時到賬,公司由于資金短缺暫時擱置的部分發展規劃都能照常推進了。人員擴招后,相信公司未來也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解讀】
優先安排小微 重點支持制造業
新的留抵退稅政策助力企業更早受益。今年實施的留抵退稅政策有以下三方面顯著特點:
一是優先安排小微企業,加大小微企業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力度。對所有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放寬增量留抵退稅條件,將增量留抵稅額退還比例由60%提高到100%,并一次性退還存量留抵稅額。同時,在退稅進度上優先安排小微企業,在4月份最先退還微型企業存量留抵稅額,5月份開始退還小型企業存量留抵稅額。
二是重點支持制造業等行業,全面解決制造業等行業留抵稅額問題。2022年將先進制造業按月全額退還增量留抵稅額政策范圍,擴大到全部制造業,以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等行業,全面解決這六個重點行業的留抵稅額問題。
三是退稅進度更快,讓企業更早受益。財政部門、稅務部門和人民銀行三部門密切聯動,把落實退稅減稅政策作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密切跟蹤經濟運行情況,及時優化政策落實舉措,推動政策盡快落地生效。
【提醒】
本月起這些企業可申請退稅
4月17日,財政部聯合國家稅務總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快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實施進度的公告》,明確“提前退還中型企業存量留抵退稅”,在納稅人自愿申請的基礎上加快退稅進度,并將符合條件的制造業等行業中型企業一次性退還存量留抵稅額申請時間從2022年7月納稅申報期起調整為2022年5月納稅申報期起。
據稅務部門介紹,此次可提前到5月份退還存量留抵稅額的中型企業,是指制造業以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的納稅人。
廈門市稅務局提醒,符合條件的微型企業,如4月份尚未申請一次性退還存量留抵退稅,目前仍可以繼續申請辦理。除此以外,還有以下企業可申請退還增量留抵稅額:一是微型、小型企業及制造業等行業中的中型、大型企業可按月申請退還增量留抵稅額;二是非制造業等行業中的中型、大型企業如額外滿足連續六個月增量留抵稅額均大于零,且第六個月增量留抵稅額不低于50萬元,也可申請退還部分增量留抵稅額。
【觀點】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廈門國家會計學院教授鄧力平:減稅降費始終將重點對象聚焦在小微企業、制造業等重點行業上,而這些市場主體恰是吸納就業的基本盤,通過減稅降費政策做好上述企業的紓困工作,就能壓牢就業這個“壓艙石”,讓我們真正具有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社會大局穩定的底氣。
【數據】
小微企業退稅
據稅務部門統計,今年4月廈門已獲得退稅的納稅人中,小微企業共2.5萬戶,占比97.46%,共計退稅21.33億元,占比57.57%。
六個行業受益明顯
享受存量和增量留抵退稅的“制造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科研和技術服務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六個行業受益明顯,共0.97萬戶納稅人獲得退稅16.58億元。(文/廈門日報記者 陳泥 通訊員 徐然 辛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