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府辦公廳印發《廈門市“十四五”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指出,到2025年,我市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超過17%,各區、各人群科學素質發展不均衡的狀況將明顯改善。
-科普項目體驗
我市將主要針對青少年、農民、產業工人、老年人、領導干部和公務員開展五項科學素質提升行動,推動科技資源科普化、科普數字化賦能、科普基礎設施建設、基層科普能力提升、科學素質交流合作、心理健康科普工作等六個科普項目。
青少年科學素質提升行動
激發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強科學興趣、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育一大批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群體,為加快我市科技建設夯實人才基礎。加強青少年科學教育,促進校內外科學教育資源有效銜接,實施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培育計劃,加強科學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將科學精神、科學教育、創新人才培養、新科技知識和技能納入各級各類教師培訓課程,每年培訓科學及相關學科骨干教師100名。加大科學教師和科技輔導員培訓力度,每年培訓校內外科技輔導員400名。鼓勵有條件的中小學校建立專兼職科技輔導員隊伍,健全科技輔導員專業水平評價機制。廣泛開展科技教育專家巡講、“送教下鄉”等活動。
農民科學素質提升行動
以提升科技文化素質為重點,提高農民文明生活、科學生產、科學經營能力,造就一支適應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要求的高素質農民隊伍,為鄉村振興提供人力資源保障。
到2025年,累計完成高素質農民培訓12500人次,新增培育中專學歷以上高素質農民150人,培育農業創業創新帶頭人300人,開展農村實用技術遠程培訓5000人次。
老年人科學素質提升行動
實施智慧助老行動。聚焦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融入智慧社會的需求和困難,依托老年大學(學校、教學點)、老年開放(互聯網)大學、社區科普大學、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養老服務機構等,加強老年人智能技術教育,提升老年人信息獲取、識別和使用能力,有效預防和應對網絡謠言、電信詐騙。
加強基層科普設施建設
到2025年,全市所有區都擁有1個以上有一定規模的綜合性科普活動場所。另外,利用工業遺產和閑置淘汰生產設施打造科普基地,開展優秀科普教育基地建設工作,利用多媒體、互動設施、文創產品等將科學知識可視化、趣味化,到2025年累計建設20家以上優秀科普教育基地。(廈門晚報記者 汪燕妮圖/記者 劉東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廈門國際郵輪中心新航站樓施行“一次過檢”2025-04-1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