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園與高校“牽手”,將如何賦能產業數字化轉型?日前,集美大學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在建潘德韜科技園揭牌成立,今后將通過孵化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助推科研成果轉化與產業轉型升級。
揭牌儀式上,集美大學與建潘德韜科技園成立一支包含科技企業領頭人、大學教授等成員的創業導師團隊,將定期走進校園、走進園區、走進企業,開展全方位的理論和實踐指導。在現場,智能門鎖鎖體抗疲勞制造開拓者、智能家居檢測設備等6個智能領域項目開展路演,與行業專家、創投機構等進行面對面溝通,助力項目成長發展。
“想要通過技術和創新走向高質量發展之路,產學研合作是一個重點。”建潘集團董事長溫建懷表示,建潘德韜科技園建有鯤鷺物聯研究院、點金新材料研究院、金牌瑪尼歐研發中心,后續將成立第四個研究院,專門致力于人工智能在泛家居產業的應用,進一步打造校企合作典范平臺。據悉,建潘德韜科技園長期深耕產業數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等領域,持續深化“產教融合、創新創業、校企合作”的發展理念,整合校企雙方資源,開展人才培養和技術成果轉化。
集美大學副校長曹敏杰介紹,該校于去年6月與建潘鯤鷺物聯網技術研究院合作成立了集美大學數字產業學院,成為福建省唯一一所擁有數字經濟本科專業的數字產業學院。他表示:“通過共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將繼續推動產學、產教、產創和產城的融合,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更加肥沃的土壤,為廈門市的發展提供更好的創新創業教育服務。”(記者 林健華 通訊員 連美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