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12點,2023年海洋伏季休漁正式結束,我市726艘漁船駛向大海,奮楫爭“鮮”。傍晚6點多,開漁后的第一批漁獲上岸,早已等候在翔安區瓊頭海邊的市民挑揀著魚蟹,成為開漁后的第一批嘗鮮者。廈門也迎來了開漁嘗鮮季。
今天凌晨兩三點起,漁民又陸續出海。清晨五六點起漁民陸續返港,更多海鮮將擺上市民的餐桌。
儀式感
每年開漁當天都來買海鮮 已經成為一種特別的體驗
昨天傍晚6點多,瓊頭海邊熱鬧非凡。十幾艘漁船停靠在岸邊,一筐筐的黃翅魚、藍花蟹等海鮮,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購買。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批漁獲主要是黃翅魚和藍花蟹,個頭大的黃翅魚每公斤100元,個頭小的每公斤四五十元。藍花蟹價格差距更大一些,個頭大的可以賣到每公斤180元,個頭小的則每公斤100元左右。記者發現,在現場買海鮮的市民大多數是瓊頭本地的村民。一位阿姨抱著孫子來買海鮮,她特意挑了兩只大螃蟹,說是要回去煮給小孫子吃,雖然價格不算便宜,但是她覺得很劃算,吃的就是這口新鮮。
市民王女士對挑海鮮不在行,看著朋友一袋袋地買,她也跟著買了100多元的海鮮。
當地村民林先生說,他隨便買都要花幾百元,每年開漁這天他都要來這里買海鮮,除了漁獲新鮮更是一種特別的體驗。這也讓人覺得頗有一種儀式感。
漁民林先生站在海水里,一邊從船上拿出漁獲,一邊招呼大家來買,旁邊的妻子在幫忙裝袋上秤,相當熟練。兒子小林則在船上,戴著手套把一條條魚從漁網上“摘”下來。
據了解,昨天中午12點,漁民們開船出海差不多40分鐘就停下來,然后在海上布網,收網后上岸。昨天傍晚回來的漁船是開漁后的第一波回來的漁船。
嘗鮮季
海鮮價格很實惠也很新鮮 幾十公斤裝了滿滿好幾袋
今天早上7點半,記者來到瓊頭海邊時,已經有不少漁船在此停靠,船上的漁民將海鮮一筐一筐地往岸上搬。據了解,今天凌晨兩三點起,漁民又陸續出海了。因此,今天上午有更多漁船返港,帶回來更多的漁獲。
現場,岸上的海鮮販和顧客已經等候多時,一看到有漁船靠岸,他們就圍上去詢價挑選。海鮮種類很豐富,各種藍花蟹、石蟹、雜魚、蝦等個個活蹦亂跳,新鮮肥美。“多稱一點,算你便宜點”“放心我們都是足秤的,價格很公道”……漁民和買家圍在一起挑選講價,現場十分熱鬧。不少人手上拎著好幾個紅色塑料袋,里面都是今天的收獲。
市民陳先生和朋友買了幾十公斤的海鮮,用紅色塑料袋裝了滿滿好幾袋,放在地上有一大堆。他告訴記者,他們是從集美學村那邊專門開車過來趕早市的,7點左右就在這里等了,當時漁船還不多,一個小時后正是高峰期。每年開漁后他們都會來買一些,這個時候海鮮價格很實惠,也很新鮮。“挑選石蟹主要看個頭,還有軟硬程度,今天買的這批品相就不錯。此外還有一些藍花蟹、雜魚、小蝦等也很新鮮,拿回去清蒸一下就很可口”。
開漁了,漁民干勁滿滿,有的漁民凌晨一兩點就開船出海,到鱷魚嶼附近捕撈。瓊頭社區分管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天漁民的收獲都不錯,預計出海漁船會有400多艘次。早上5點多就陸陸續續有漁船靠岸,8點到9點是高峰期,一直持續到中午11點左右都還會有漁船過來。”
該負責人介紹,他們這里的漁民還是采用傳統的捕撈方式,收獲多少不一定,少則一船賣幾百元,多則幾千元。(廈門晚報記者 吳笛 呂嘉捷 劉東華(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