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閩南諺語“芒種雨無凋(干)土”,意思是芒種前后雨量多,泥土不易干。氣象部門預測,今天廈門雨勢較大,有中雨;未來幾天,雨水將是我市天氣的主旋律,市民出門要備好雨具。
冷暖氣流交鋒,昨天午后,我市迎來明顯降水,全市有小雨到中雨。冷空氣和雨水聯手打壓下,氣溫迅速下跌,以市氣象臺本站為例,14時該站氣溫為23.1℃,15時僅為17.3℃,1小時就猛降了5.8℃,島外北部山區涼意更重,同安區軍營村最低氣溫僅11.6℃,加之北風勁吹,涼如深秋。這也應驗了“沒吃五月粽,破裘不甘放”的民諺。
芒種至,盛夏始。今天芒種,是夏季的第三個節氣,代表仲夏時節的正式開始。顧名思義,“芒種”指有芒的大麥、小麥已經成熟,可收割了。這時候也是晚谷、黍、稷等作物播種最忙的季節,因此“芒種”也被稱為“忙種”。今天,廈門以陰天、陣雨轉中雨為主,氣溫低迷,城區最高氣溫23℃,夜晨最低氣溫僅19℃,市民要注意增添衣物,謹防感冒。
明天我市依然有陣雨,受冷空氣和雨水影響,氣溫欲振乏力,城區全天氣溫在21℃~25℃之間。
(廈門日報記者 朱道衡 通訊員 林敏丹)
相關
芒種時節注意祛濕防濕
廈門弘愛醫院中醫科王芊醫生提醒市民,芒種時節,要注意祛濕、防濕。
在潮濕悶熱的天氣里,人體易受濕熱之氣侵襲,出現“芒種夏至天,走路要人牽,牽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等疲沓不堪的情況。特別是地處閩南的廈門,胸中煩悶、口膩無味之狀,也常伴隨濕熱天氣出現。因此芒種時節養生應順應時令特點和變化,以清利濕熱、化濕醒脾、養心護陽為要。
芒種后可適當晚睡,但建議不超過23時;在注意防暑前提下,適當曬“日光浴”,以順應陽氣的充盈,有利于氣血的運行。芒種雖然濕熱之氣較重,但陰濕之氣尚存,衣著不宜過于裸露,特別是逢陰濕的雨天不宜過于單薄。
對于芒種期間的熱蒸濕動,飲食宜清補,以健脾、祛暑化濕為要。可多食粳米、紅米、綠豆、扁豆、大麥、小麥、粟米、薏苡仁等甘淡平補之物。同時夏季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汗易外泄,耗氣傷津,宜多吃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食物。
主廚教您做養生菜苦瓜排骨煲
“連日陰雨,一定要注意防濕、祛濕。”小眼鏡大排檔主廚林欣表示,在民間,芒種前后有吃“三苦”祛濕的說法。“三苦”分別是苦瓜、苦菊和萵筍。他向市民推薦一道祛濕養生的苦瓜排骨煲。
原料:苦瓜300克、排骨300克
輔料:黃豆20克、干貝10克、蒜頭20克、香菇10克、西紅柿40克
調料:鹽、白糖、雞精、小蘇打、姜片、料酒
新鮮排骨切塊洗凈,加水、姜、料酒與黃豆一起用高壓鍋壓8分鐘備用。其間,可將剝好的蒜頭過油炸香,備用。
苦瓜去籽瓤切成大塊,放鍋中加糖、鹽、小蘇打和少許油煮熟,倒出沖涼。將壓好的排骨放入煲鍋,依次倒入苦瓜及輔料,加鹽、白糖、雞精調味,蓋上蓋子用小火煲10分鐘即可。這道菜苦中帶回甘,排骨軟糯脫骨。
(文/廈門日報記者 房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