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廈門市堅持把“高效辦成一件事”作為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進一步提升企業和群眾獲得感,激發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今年來,市數據管理局積極落實市委“快字當頭提效率、機關帶頭轉作風”專項行動要求,全面落實“一件事”集成服務改革的目標和任務,“企業開辦一件事”“十大臺胞臺企一件事”獲全國、全省推廣,“入學一件事”“退休一件事”被評為2023年度全省公共數據應用優秀案例。
市數據管理局始終把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探索政務服務改革創新,打造政務服務“一件事”改革實踐樣板。下階段,將鞏固拓展改革成果,在更多領域更大范圍實現企業群眾“高效辦成一件事”,助力打造能辦事、好辦事、辦成事的“便利福建”,為中國式現代化探索試驗、探路先行。
多措并舉
“一件事”服務場景量質齊升
在廈門,注冊一家新公司有多便捷?一套資料、一個窗口,企業群眾立等可取營業執照。
今年1月,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的指導意見》,對深入推動政務服務提質增效,在更多領域更大范圍實現“高效辦成一件事”作出部署。市數據管理局聚焦社會關切和企業群眾所需,將上級的重要決策部署轉化為政務服務改革的具體任務和內生動力,綜合做好指導意見貫徹、省“打造高頻‘一件事一次辦’套餐”改革試點和廈門改革試點工作。
在市政務服務中心的綜合窗口,群眾在辦理“房產過戶一件事”時,與二手房交易相關的網簽備案、稅費繳交、不動產登記、水電氣廣電聯辦等多項業務,可實現一站式便捷辦理。這是廈門推進政務服務集成化改革的縮影。
聚焦企業群眾多元化、個性化、便捷化的服務需求,積極探索推動“一件事”從政務服務拓展延伸到民生類服務,促進政務服務供給與群眾需求有效對接。市數據管理局深化政務服務模式創新和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務,對涉及面廣、辦理量大、辦理頻率高的24個事項進行重點優化。
以重點改革為牽引,聚焦政務服務的全環節、全流程、全周期,廈門多措并舉推進場景服務量質齊升。其中,率先全國推出臺胞臺企“一件事”集成服務,深度整合20個部門43個事項和104份材料,實現臺胞臺企在廈生活、就業、創業、就醫及子女入學、企業發展等事項“一件事”辦理,其中34個事項實現即來即辦,以優質政務服務助力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創新“基層辦+政企合作辦”豐富線下辦事場景,讓群眾在家門口快辦事辦成事。市數據管理局推動將服務窗口前移至584家銀行網點、13家三級醫院醫保服務站、20個警郵合作點、9家公證點等第三方機構,構建“15分鐘便民服務圈”,企業群眾在家門口即可辦理企業開辦、不動產登記、建筑許可、車輛登記等高頻政務事項。同時,推出“全馨辦”“創+E站”“政務小站”等線上特色服務,開展“一件事”遠程幫辦和“直播”服務。
向新而行
強化數字賦能 助力高質量發展
數字化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趨勢,為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提供重要賽道。今年來,市數據管理局把政務服務工作的著力點向發展新質生產力上聚焦、向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上用力,聚焦“高效辦成一件事”,強化數智賦能,厚植營商沃土,不斷為高質量發展添活力。
“原先辦理業務得拿著各種紙質材料,現在只要一部手機就全搞定了,真是太方便了。” 這是廈門拓展電子證照應用場景帶來的便利。充分發揮電子證照、電子材料、電子印章等支撐作用,列入“全省辦事免提交證照”清單的357類證照均已實現辦事免提交。同時,優化“一件事”電子證照調取流程,進一步減少重復提交材料。2023年省對市電子證照調用考核結果日前出爐,廈門市獲得了年度最優,排名全省第一。
在電子證照全面實施帶來便利的背后,“減證辦+免證辦”又進一步擴大智能化服務輻射范圍。目前,全市911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免證辦”。如“入學(入園)一件事”累計共享調用數據320.59萬條,減少約77萬份證明材料,2023年惠及11.38萬名學生,平均減少證明材料5項,僅“小學積分入學”每年可節約家庭和學校成本超3000萬元。
“入學一件事”是廈門市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深化審批制度改革,傾力打造的一項標志性公共服務數字化場景應用。改革以來,廈門不斷迭代升級數字創新場景應用,啟動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已對接全市26個自建政務服務系統,為“高效辦成一件事”提供扎實的數字化支撐,以數字賦能提升政務服務效能。
目前,全市75%的“一件事”事項已經實現了“網上辦”和“掌上辦”。其中,如在“閩政通”廈門頻道設立的“一件事一次辦”專區,群眾可以“掌上辦”出生、入學、就業、退休、企業開辦等30個業務場景的“一件事”。信用良好或符合條件的企業和個人,還能免于申報,直享政策。
激發活力
用數字“跑”出高效便捷服務
建設工地,塔吊林立,重點項目火力全開;生產車間,機械設備高速運轉……廈門持續深化“一件事”集成服務改革,全面提高審批效率,提升政務服務水平,全面激發市場活力,吸引更多經營主體到廈門投資興業。
積極探索創新簡政放權方式,推動“免申即辦”改革。在現有事項未調整、取消的情況下,群眾在辦理“證照變更聯辦”“生育津貼”“醫保在職轉退休”“城市建設用地門牌號”等“一件事”時,后置事項則無需主動提出申請。其中,企業營業執照名稱、法定代表人等關鍵信息變更后,關聯證照、許可等同時自動變更或備案。去年9月,廈門率先全省推出生育津貼“免申即辦”,至今已發放生育津貼超100萬元,實現“零材料”“零跑動”的全程服務。
廈門不僅用數據“跑”出政務改革的“速度”,更“跑”出服務企業群眾的“溫度”。目前,我市已推出的88個“一件事”應用場景總辦件量超300萬件,較單項辦理減少65%辦理時間、88%跑動次數、60%申請材料。其中,2023年全市“一件事”總辦件量超100萬件,同比增長20%。
走進市政務服務中心,企業群眾體驗著高效快捷的審批服務。“一件事”集成服務改革,讓他們能夠騰出更多時間和精力,輕裝上陣。在廈門,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釋放的紅利也讓人連連點贊。在廈門創新“一件事”分段“好差評”機制下,企業群眾的辦事好評率達99.99%,整改滿意率達100%。
持續提高政務服務便捷度,提升企業群眾辦事的滿意度,是最實際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生動實踐。今后,市數據管理局將持續實施改革引領和數據賦能雙輪驅動,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創新“承諾辦、跨域辦、免申辦、智能辦”服務,持續推動辦事方式多元化、辦事流程最優化、辦事材料最簡化、辦事成本最小化,全面提升企業群眾辦事體驗感和獲得感。
(廈門日報記者 翁華鴻 通訊員 鐘張偉 陳珍瑀 記者 林銘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