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西寧市有2名學生因患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死亡,該病屬于乙類傳染病。據了解,目前我市未發現相關病例。那么,什么是流腦?要如何預防?市疾控中心昨日表示,接種腦膜炎球菌疫苗是控制和預防流腦傳播最有效的措施。
市疾控中心介紹,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是由腦膜炎奈瑟菌引起經呼吸道傳播的急性化膿性腦膜炎。冬春季多發,發病以15歲以下兒童為主,7歲以下兒童病死率較高。
流腦主要表現為急性發熱、頭痛、嘔吐、皮膚黏膜瘀點(斑)和頸項強直等腦膜刺激征,嚴重者可出現休克及腦實質損害,常可危及生命,部分殘留有聽覺損傷、智力障礙等后遺癥。流腦重癥病例可在24小時內死亡,幸存者中仍有10%-20%留有嚴重的后遺癥。
如何預防流腦?市疾控中心表示,接種腦膜炎球菌疫苗是控制和預防流腦傳播最有效的措施。目前中國上市的腦膜炎球菌疫苗包括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SV)、 腦膜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MPCV)和含MPCV的聯合疫苗。其中,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即免費接種)均為多糖疫苗,包括 A 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SV-A)、A群C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MPSV-AC)。
按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的預防接種規定:A群流腦疫苗接種2劑次,6月齡、9月齡各1劑次,2劑間隔不小于3個月。A+C流腦疫苗接種2劑次,3歲、6歲各1劑次,2劑間隔不小于3年。
(廈門日報記者 陳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