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金價的1/10”“挑戰1克金打造40克金手鐲”……作為黃金飾品的平替,“金包銀”日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廈門市場監管部門近日發布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通過正規渠道購買“金包銀”首飾,并留存發票等憑證,以備維權所需;必要時可尋求專業機構進行檢驗。
據介紹,“金包銀”首飾是在銀的表面覆蓋一層薄薄的黃金,從其外觀看與純金飾品一樣。此前,國家首飾質量檢驗檢測中心發布《關于“金包銀”首飾的說明》,對此類首飾的名稱、標簽標識、印記等相關要求進行了明確。“金包銀”首飾的本質是銀首飾,應有標簽,標簽上須注明產品名稱、廠名廠址、執行標準、總質量、合格證。如有充分證據證明金覆蓋層的純度、質量,可予以標示,相關方應對標識內容的真實性負責。此類銀首飾印記只能標注為銀(或S、Ag)與純度的組合。例如,基體銀(銀含量不低于990‰)質量為30克、金覆蓋層質量為1克的首飾,其材料與純度印記應標注為“銀(或S、Ag)925”。
消費者還需注意首飾“包金”和“鍍金”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市場監管人員解釋說,包金和鍍金在材質、制作工藝和耐久性等方面有明顯區別。包金是將一層金箔覆蓋在基底材質上,制作工藝相對復雜,通常采用真正的金屬材質進行加工和覆蓋,需要經過熔煉、壓制、鑲嵌等工序,這使得包金的首飾質感更好,具有更高的價值和耐久性;而鍍金則是將金屬溶液通過電流或化學反應的方式沉積在基底材質上,制作工藝相對簡單,成本也較低。不同金含量的黃金首飾,價格也會有所不同。
(廈門日報記者 陳泥)